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居住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眼下,在业界,建设小康住宅已成热门话题,在秉承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的建筑准则,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出新的前提下,归纳形成了小康住宅的若干具体标准。但小康住宅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实践中,绝非死套标准照搬条文所能轻易奏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住宅经历了从无到有阶段向从有到好阶段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居住品质的提升。相应地,住宅建设观念必须做深层次的及时更新,充分考…  相似文献   
2.
龚威 《刑警与科技》2005,(11B):69-73
20世纪的最后10年,经济的发展与新建筑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了居住建筑形态的发展。如果说90年代初的广东,海南房地产热潮催生了93年的楼宇对讲产业第一次发展,那么2003年的“科技创安”工程则大力推动了智能化小区的发展。之后,住宅小区的表现方式默默地改变了。据专家统计,“十五”期间中国的智能住宅建设占整个住宅建设的30%,预计到2010年,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住宅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住宅小区陆续开发并投入使用,政府对社区服务、住宅环境直接负责的办法,已不能适应逐渐成形的市场经济体制,由此,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进入大众视线,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匮乏又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住宅地权续期的制度设计,不仅是一个厘清权利义务边界、解除社会公众焦虑、关乎民众福祉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稳定社会预期、促进社会和谐、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唯有遵循政治和法律逻辑,严守我国宪法所确认的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底线,以真实民意为依归,才能制定出合乎国情民意的可操作性方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5.
通过几年的农村多层住宅建设,滨江区土地集约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科技城建设提供有效的用地保障。目前,实施农村多层住宅建设节约土地5828亩,土地节约率为50%  相似文献   
6.
王建章 《学习月刊》2012,(24):107-108
近年来.武汉市新洲区各乡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下.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大批富裕农民正逐步向小城镇镇区就业和建房.同时随着我区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增多.农村中心村建设项目也在大力推进。目前.广大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和要求逐步提高.旧房改新房.平房改楼房.面积楼层都相应增加.房屋的内外型。设计和装修.材料的选用都有质的提高。这些新情况对我区农村住宅建设的质量安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跨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上海住宅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上海市民住房消费需求的提高,住宅分配商品化、货币化全面实施等影响,将支撑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住宅产业工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一、当前住宅行业工会的现状(一)“九五”期间工会工作概况:“九五”期间,上海住宅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住宅竣工总量为7840万平方米,比“八五”时期增长106%;2000年末,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1.4平方米。近几年,住宅系统工会为此作出了积极贡献,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一是发挥了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1):59-59
<正>在"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累计向41万户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然而,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安居工作还有许多新的期待。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1、法规有待制定。虽然市政府陆续制定了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9.
对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0.
韩国筠 《奋斗》2002,(8):48-48
生活在牡丹江的市民无不感到居住.环境一天天变得更加舒心、更加敞亮。旧地重游的牡丹江客人,更惊奇牡丹江城市住宅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建设牡丹江现代化城市中,房产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住宅建设连续5年快速增长,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45平方米,建成了16个经济适用住房小区;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廉租配租住房办法;住宅小区治理改造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