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具体部署了2010年的经济工作,涉及房地产业的内容主要有:在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领域上,增加对保障性住房支持力度;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8,(6):38-39
各级政府积极落实中央调控政策,改善住房供给结构,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房价的过快上涨一定会得到遏制。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房价上涨应该会受到遏制。然而,事实上全国房价上涨之势依旧强劲。当前的房价到底高不高?房价还会不会一直涨?如何保障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既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声,也是关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供给侧的货币政策调控是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核心内容。货币政策通过调控“银根”进而影响企业的住房供给行为,但不同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具有异质性且存在区域差异。“强者恒强”和“船大好挡浪,浪大造大船”的政策效应以及“波动型”货币政策调控削弱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基于此,可从供给侧发力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需要做到供需兼顾,强化货币政策对供给侧的调控;因城施策和分类指导,畅通货币政策调控的传导路径;落实多主体供给,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多元化;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已经广为人知的事实是,香港的住房供给,一半由市场完成,一半则由政府完成。港府用了半个世纪,投入巨大公共财力,让全港近一半人口安居,在中国内地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的当下,这一促进社会和谐的住房成就屡受褒扬。但若要深入香港社会,真实体验居住环境,切换不同的比较视角,结论就不一定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5月至7月,湖北省妇联、华中师范大学农村妇女研究中心深入武汉市、宜昌市、老河口市、大冶市、鄂州市和仙桃市等地,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省进城务工女性的城镇融入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点既涵盖大、中、小三个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以来楼市的变化速度超过了市场此前的预期。多地量价齐跌及外资机构的悲观言论令市场观望情绪加剧,楼市更显黯淡。2014年已经过半,中国楼市仍显疲态。今年,楼市既没有迎来"金三银四",也没有"红五月"。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4月相比,5月,70个大中城市有35个城市一二手楼价格均下降,其中上海和深圳环比下跌,广州持平。同比涨幅方面,5月北京、广州、深圳均跌破10%。  相似文献   
7.
胡春雷 《学习论坛》2006,22(10):38-39
近两年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其原因一是供需矛盾突出;二是土地供应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三是受社会预期需求影响。房价涨幅过高,严重脱离广大居民的支付能力,同时,住房结构不合理。因此,应加强宏观调控,引导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按照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发改委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达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35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新建廉租住房,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与公告相对应的,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郑重承诺。这则公告字数并不多,但却让人看到了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着房价过高、结构失调、保障性住房严重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我国城镇住房总量存在明显高估,导致各级政府对增加住房供给、全面满足不同住房需求的紧迫感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国存在着的过度注重房地产业的经济功能,对房地产市场的公共性认识不足有关。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后总是被归结为资金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维护公民居住权的认识没到位,没有真正把民生保障放到优先位置,因而表现为责任感和迫切感不足。为改变城镇住房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必须强化政府的民生责任,抓住机遇,实施大规模的公(廉)租房工程,使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全面满足不同收入居民住房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房地产市场需求日趋分化,进入深度调整期,供求结构、租售结构失衡,调控方式亟待转型。国家要从应急式短期调控转向用长效机制实现有效管理;从单边需求调控转向供给与需求平衡的双向调控;从偏重行政调控转向综合性的市场调节;从单一的"增量"调控转向"增量"与"存量"调节并重;从"一刀切"式的大一统调控转向差别调节,完善住房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