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58篇
世界政治   1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1408篇
中国共产党   1415篇
中国政治   2166篇
政治理论   837篇
综合类   123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96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融合的目的是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核心是落实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抢占新闻文化宣传制高点,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话语权。当今时代,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思维势在必行。石油媒体必须以变应变,主动投入媒体融合发展大潮,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全媒体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助力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加快观念转变,夯实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思想基础;坚持技术先行,打造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数字引擎”;坚持改革创新,打破媒体融合、全媒体升级的体制机制壁垒;坚持思想为魂、内容为王、读者为本,推进差异化产品革命;推进融媒体平台建设,构建统一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石油传播生态。  相似文献   
2.
企业间环境协议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但也存在限制竞争的风险。反垄断法规制企业间环境协议,必须协调好环境目标与竞争目标的冲突。基于经济、法律与环境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反垄断法的实施应当整合环境保护的需求。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满足特定条件的环境协议排除禁止性规定的适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豁免规则,将环境收益纳入效率抗辩的范围之内。在判断是否给予环境协议豁免时,可以对环境协议的目标、其中包含的限制行为的性质、是否促进了经济效率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限制竞争的程度是否合乎比例原则等内容作出审查。我国《反垄断法》第15条也规定了环境协议豁免制度,但在豁免标准与豁免条件的设定上,既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收益的特殊性,也没有施加比例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库车是新疆四大旅游县市之一,文化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但目前面临着整体规划不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滞后、旅游宣传手段单一以及旅游专业人才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供给侧视角着手思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首先,要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扩大文旅业的供给空间;其次,要树立文化精品意识,夯实文旅业的供给基础;再次,要优化旅游服务体系,促进文旅业的供给质量;最后,要坚持部门联动,释放文旅业的供给活力,从而为助力库车县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既是顺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又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体现为企业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足,企业管理模式粗放、转型升级困难,企业经营管理的刚性成本较高等。需着力从调节产能过剩,增加有效供给,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适应市场竞争、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刚性成本等方面进行破解。  相似文献   
5.
6.
习近平经济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引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的行动指南。这一论述的核心内容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20,(1):7-8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确保重庆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9.
10.
项目制度设计中因代理人激励不足存在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的问题,探索代理人激励问题的解决路径成为优化公共品供给效率的题中之义。实践发现,激活代理人治责是解决代理人激励的有效路径。具备治理责任的代理人会积极平衡项目受益方的权责利体系、采取竞争性的项目争取方式、辅助群众自治组织的成立、监督群众组织的公共性,保证群众低成本高效率地参与到公共品供给中,从而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一事一议”项目供给的自主空间、地方政府的政治压力传导、熟人社会的面子激励是代理人治责激活的重要因素。执行主体治责激活后往往会对项目供给产生积极效果。如此,政府可在制度设计上考虑代理人的激励空间或在基层探索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机制,稳定代理人激励,保证项目公共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