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滋味     
陈建功 《学习导报》2013,(10):59-60
我是到28岁时才开始“读”北京的,因为那一年我上了北大,听了第一次讲座,由侯仁之教授主讲。此前我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1年,听了侯教授的,我才知道,前21年基本白活。因为北京太有意思,而我,却只是在北京“活着”而已。讲座结束后的次日,我流连于北大勺园,想米万钟,又想到侯教授的老师洪煨莲。到了星期日,我跑到永定河畔,感受这几近枯竭的河水当年如何孕育出一个聚居点,  相似文献   
2.
陈芳 《北京观察》2013,(12):75-79
深秋十月的北京,侯仁之先生走了,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侯老的102岁生日.  相似文献   
3.
侯仁之:一滴浪花跃入大海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北平沦陷,北大、清华等高校纷纷南迁,有一所高校原地未动,这就是燕京大学。燕大坚守北平,曾引起爱国师生的指责,但由于它是教会学校,有美国做背景,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做校长,在门口悬挂美国国旗,阻止日军入内——无形中,倒成了北平城自由的“孤岛”,华北地下抗日运动的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4.
侯仁之先生在2013年10月22日走了,这是一个度过了一个世纪漫长岁月的老人。他生于清王朝倒台后一个月,经历了民国,与新中国一起走过六十多年,终于告别操劳而又硕果累累的一牛。  相似文献   
5.
侯仁之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创始人,还是将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一个青年能在30岁以前抓住他值得献身的事业,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国家和社会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侯仁之在33岁时所说的这番感言,更像是对自己一生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正>《吕氏春秋·尊师》云:"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换言之,品德高尚的人探求学问,说明事物本原时必然要以老师的教导为准则阐述其间蕴含的真理,遵从老师的做法行事时一定要竭尽全力将前贤的思想发扬光大。我国源远流长的尊师重道传统,  相似文献   
7.
《北京观察》2009,(6):27-27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在《北京建都记》一文中写道:“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由城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余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侯先生的这段文字被铭刻在北京广安门桥南滨河公园内,原金中都大安殿遗址的“北京建都纪念阙”上。  相似文献   
8.
"侯仁之"三字,对北京人并不陌生,因为他是被人们誉为"北京通"的.正是侯仁之先生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城址的变迁及其演进的规律,阐述了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提出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的论说……  相似文献   
9.
克石 《海内与海外》2013,(11):26-27
1985年2月中旬,我在《北京日报》“广场”副刊“话北京”栏目,发表了一篇小文《酿美醇凝露》,谈及有关北京四大名酒之一莲花白的有关掌故,这只不过是一篇不到600字的小文,却引起侯仁之先生的注意,悠给我写了一封信,恭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永定河斜贯北京市的西南,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其上源分南北两支:北支洋河,源自内蒙古兴和县以北的山麓;南支以桑干河为主干,源于山西宁武的管涔山.桑干河在东流至河北省朱官屯附近,与北来的洋河会合以后,始称永定河.永定河切穿北京西山,形成了一条长达108公里长的峡谷,即官厅山峡,尔后在三家店附近出山,泄于平原之上,又东南流经天津市海河流入渤海,全长680多公里.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永定河在北京市界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等区,流长170公里,流域面积316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