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整是预防企业破产最为积极、有效的法律制度,也是我国新破产法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制度.上市公司的重整是新破产法实施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重整的制度优势,并重点探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债转股、股权与资产重组、股东权益的保护与限制、信息披露及税收优惠等问题,旨在研究如何完善与重整制度相关的立法,解决现行法律间的协调问题,全面构建我国新的重整法律制度,以保障上市公司重整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8号)精神,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以下简称“债转股”),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天津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俗称天津“大无缝”,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建设“大无缝”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目的是“以产顶进”,实现石油管材国产化,保证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需要;该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5年12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1996年1月正式投产,1999年11月“债转股”,  相似文献   
4.
5.
不良资产清理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火如荼的不良资产清理过程中,法学家的缺席,显露出了法治的尴尬。对不良资产滋生的法律成因分析和清理的法律困境分析有助于人们采取更好的对策,也使人们对忽视法治的危害保持必要的警醒。文末,在借鉴他国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外资准入制度、“准司法权力”的授予和“特别法庭”的设立等三条思路以兹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资收购"债转股"的若干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炳坤 《河北法学》2001,19(5):94-99
当前,债转股已成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外资收购"债转股"不失为一项可取的出路.但是,由于我国在公司法、外资法等法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矛盾,以及欠缺反垄断立法等方面的原因,以及外资收购行为中主体安排的缺陷,将对外资顺利收购"债转股"及收购后企业待遇、有关的国家监管等方面产生一定法律上的困惑和问题,有待相关机关对相应的法律进行修改、整和,并加紧进行相关产业监管立法,以尽早解决这些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0,(11):45-45
许经撰文提出债权转股权是从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开始的。1984年“拨改贷”以来积累的不良资产包袱,把国有商业银行压得喘不过气来。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使商业银行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与此相联系的,对国有企业来说,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代理银行债权人的角色,而成为持股人,还本付息的负担陡然减轻,也因此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小环境。  相似文献   
8.
朱建成 《发展论坛》2000,(10):36-37
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 (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 )股权。债转股的理想目标在于通过资产重组,改善和加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重建银企间信用关系;控制商业银行风险;部分解决企业投资缺位和国有资本的战略性收缩。但也应清醒看到,债转股是存在着风险的,需采取措施加以规避。   一、债转股的风险   债转股,实际是国家有关部门、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各类企业及地方政府之间的搏弈,因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第一,从企业来看。从好的愿望来说,抓住债转股的机遇,在…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善债务困境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从财务角度认识债转股的性质、利弊和原则 ,保证债转股政策的顺利实施 ,是进行会计处理和制定财务对策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债转股脱困政策出台并付诸实施以后 ,迅速在国有企业中形成了一股争相要求跨入债转股门槛的热潮 ,认为只要债转股一搞 ,银行可以就此甩掉不良资产的包袱 ,企业可以大幅度减轻债务负担 ,就此脱困 ,存在于我国经济中的金融风险就可以化解。但我们认为 ,对债转股的作用不能盲目夸大 ,不能认为一转就灵。国企扭亏不能单纯依赖债转股 ,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 ,主动开拓市场 ,加快机制转换 ,强化经营管理。(一 )对债转股认识的几个误区1.国有企业债转股不承担任何成本。对于债转股 ,国有企业是最为积极的 ,他们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债务豁免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