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二是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三是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遵循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政府在充当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同时,却又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常常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偏离。因此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的好坏,矫正偏失的公共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利用公共政策服务民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政府管理的“偏失”问题,制约并阻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加快发展地方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就必须在职业教育新理念的树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理顺、政府财政投入的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培养、民办职业教育的规范等方面实现政府管理职业教育的政策取向,形成能够适应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肖慎钢 《学习月刊》2014,(18):13-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经绘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战略既定,遂成大愿,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通过具体的谋划和决策担当使命,履行职责,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谋划和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只有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上下功夫,才能履行好领导干部的使命和担当。一、领导干部决策偏失的成因影响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和决策,导致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唯上”观念。决策一般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相对较低层面的决策通常要以较高层面的决策为前提和依据,以确保较高层面的决策得到落实。但是,建立在“唯上”哲学和单纯“上级”观念基础上产生的形式主义往往导致脱离实际的照搬照抄和盲目执行,不仅使本级的决策缺乏创造性,而且使本级决策既脱离上级的精神实质,又脱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造成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导致谋划和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4.
农村小城镇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然而 ,一些地方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小城镇战略却因此而引发了新的危机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且确保城乡统筹兼顾 ,确保农村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7,(10):33-35
心中对过去的爱有所怀念,并不一定会被别人知道。只是你的每一次怀念,会像一支偏失方向的利箭,深深刺向与你相濡以沫的人。旧情复燃,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绩考评制度的结构性偏失及其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邦友 《行政论坛》2005,3(4):18-21
我国政绩考评存在着结构性偏失,其具体表现是:在政府自我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之间偏向政府自我评价,尤其偏向上级领导评价;在经济绩效评价和非经济绩效评价之间偏向经济绩效评价;在数量指标评价和民心向背评价之间偏向数量指标评价。重构科学的政绩考评制度,应把握以下三点:明确科学政绩考评的三个逻辑前提;确立政绩考评的整体结构;以行政结果作为政绩考评的侧重项。  相似文献   
7.
古之“义”、“利”有辩析不精之弊 ,并且儒、墨和董、颜各执一词 ,均有偏失 ;其失在于推向极至而察变化的思维方法和理性、感性截然二分并尖锐对立的思维定势 ,义利科学统一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义利具体统一的条件是 :公平的规则和分明的层次。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治稳定:经验、偏失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 ,政治稳定一直被看成经济转型的前提条件和目标函数之一。在转型过程中 ,一方面 ,政治稳定比较好地配合和支撑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维系着政治的稳定 ;另一方面 ,政治因素介入经济转型的全过程 ,也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若得不到有效地遏制 ,极有可能破坏经济转型的成果。在新世纪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 ,政治稳定尤为重要 ,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转型目标能否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陈彦君  江思义 《学理论》2014,(20):293-294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从政治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态度、情感追求等方面探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剖析其价值取向偏失的深层次原因,如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高校教育现状、当代家庭普遍问题等等。提出纠正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的对策:应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使德育融入实践,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在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基本的公民意识,并以强大的监督力量为公益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但是伴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大众传媒在新闻理念、受众定位、新闻报道、经营管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致使大众传媒"公益角色"偏失.因此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公益角色"的建构障碍,探析建构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