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16):63
高度重视;立即做出;要求组织;妥善处理;迅速查清;严肃追究;立即组织;进一步做好;目前情绪稳定。——此类中国最通用的八股文,在各种事故报道中泛滥成灾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块背景布,任务是来填满座位,适时鼓掌、制造效果而已。——上海一名副处级干部吐槽开会频繁,有些会议内容一模一样,甚至与会人员也是同一批  相似文献   
2.
所谓"无绍不成衙",以明清两朝师爷的市场占有率而言,绍兴师爷,绝对是第一品. 学而优则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出身寒微的读书人通向社会上层的华山道.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两季,八股文成为考试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创造》2008,(10):51-51
“这是一篇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大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就“征求意见稿”表态  相似文献   
4.
求职简历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简历失去了个性,把简历当成了自我吹捧的抒情散文,过于专注自己取得的每一项成就。这些八股文似的简历在求职竞争中不仅不能为求职者带来帮助,反而会将原本有个性的求职者淹没在众多泛泛而谈的垃圾简历中。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一切方便,敲几下键盘,你要的东西很快到手。回想早年泡图书馆抄卡片式的治学,师长要求“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相形之下,如今混个学者头衔就太容易了:论文可以买,可以付费下载,甚至免费下载.剪贴拼凑一下,改头换面就算学术成果了。  相似文献   
6.
卢前的《八股文小史》强调八股文为明代文学之胜,主张其在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这一观点,代表了20世纪反八股思潮下的另一种声音。该书第一次对八股文的渊源、结构、演变、衰微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评述。书中所引用的文献和附录的资料,亦很丰富,对于八股文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最早用现代方法专论八股文的著作,在科举学史上具有开山之功。  相似文献   
7.
田子爽 《求索》2014,(4):146-149
在明清传奇史上,《东郭记》是值得关注的一部作品。孙仁强巧妙地将八股文要素与戏曲融合在一起,化腐朽为新奇,借古讽今,揭露与批判了当时社会中追求富贵利达而致道德沦亡的种种行径。《东郭记》并非个案。晚明朝政的黑暗腐朽以及科举制度的不全,使得不少科举文人借助戏曲创作来宣泄心中之郁积。他们的八股文素养与戏曲要素水乳交融,在荒诞幽默的氯围中传达着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严肃主题,从而使人股文文体要素在传奇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 ,对“八股”的批判成为中国 2 0世纪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些批判角度各异 ,重点不同 ,但多有片面。系统地反思“八股”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代的八股文“代圣贤立言”写作手法对同时代的诸多文学创作都有影响.蒲松龄一生困于场屋,精心研磨八股文,八股文写作手法在其《聊斋志异》中也有明显体现.《聊斋志异》创作对八股文代言手法的借鉴和运用主要有精巧严密的代言、展示性格的代言和摹声绘行的代言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记得曾听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在电视台作节目时讲过学声乐的过程和体会,大意是学唱歌的初始阶段基本是喊歌,后来逐渐变成了唱歌,再后来就是说歌。我的理解是,那位歌唱家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