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付松  马大才 《当代贵州》2013,(30):30-31
6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目睹万峰林的雄奇俊秀,发出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的感慨并给予“磅礴数千里,为两南奇胜”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陈进  杨维波 《当代贵州》2013,(27):54-54
兴义义工联合会的1000多名会员,大多经济不宽裕,但他们却用执着的爱温暖着社会,用行动彰显着平民慈善的力量。4月20日上午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引发全国关注。600多公里外的黔西南州兴义市,一名男子看到这条新闻后,立即赶赴雅安灾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参加抗震救灾。他叫唐留兵,是兴义市笔山路一家小型个体百货商店老板,同时也是兴义市社会义工联合会的发起者。唐留兵走上义工之路,源自失子之痛。  相似文献   
3.
油菜花只是我在春天的时候走进万峰林的一个理由,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日益像花一样开放的幸福生活,才最令我心动。“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成峰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这一由衷的赞叹,是对以神奇、挺拔、秀美著称的兴义万峰林最好的注解。在兴义市南郊,连绵的峰林犹如屏风般护卫着下午屯万亩良田.美丽的纳灰河从田野农家穿流而过。在这奇峰似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古榕如云的巨副画卷中.有一道美丽的风景,那就是春天盛开的油菜花。  相似文献   
4.
《农村青年》2008,(5):58-58
贵州兴义市桔山新区是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而开发的新区,新区内园国家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达4210人。在新区建设的10年中,他们告别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现在,新区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达到500个,年创产值6000余万元,失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从建设初期的900元增加到3800多元。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3日。当我再次来到兴义市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先低矮落后的小城已发展成为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这是2010年4月15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再回兴义忆耀邦》中的一段话,总理的评价正是对兴义发展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0,(7):41-41
<正>天干人渴草木枯,人民军队送水来;军民同心抗旱灾,鱼水情深促和谐。连日来,兴义市人武部积极组织力量送水抗旱,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了军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人物     
《中国律师》2013,(7):89-89
赵福兴:牵头献爱心捐助家乡小学生 贵州晶正律师事务所律师赵福兴.长期关爱母校兴义市郑屯镇坡岗小学的贫困学子。今年以来,为了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8.
2011年,冷冻村的愿望是:继续把金银花产业做大,还要通过QS认证,品牌才能唱得响,产品才能进超市,每家收入都要增加一两千元。大年三十晚上,清脆喜庆的鞭炮声已响彻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的山谷。  相似文献   
9.
黄定承 《当代贵州》2008,(21):42-43
黔西南州兴义市撤县建市20年来,始终紧紧扭住发展的“牛鼻子”,以强有力的举措,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跨越,在奋进中谱写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刘义  谭支乐 《当代贵州》2020,(14):27-27
3月13日,春风荡漾。游走在兴义市敬南镇十里坪坝区上,沁人心脾的田野气息扑面而来,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田地里忙着采摘花椰菜。"我家里的土地都已流转给公司,前段时间复工后就到基地来干活了,每天最低能挣80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