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晓志 《人民公安》2006,(17):61-61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只是她比同龄人显得有些傻气。就是这个看上去有些傻气的姑娘使我一直对她存有几许愧疚挥之不去……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乡镇派出所工作。那天,天灰蒙蒙地刮着小风,但是仍然十分闷热。办公室又停电,心中十分烦躁。于是便决定到附近的集市上走一走  相似文献   
2.
伊梦 《江淮法治》2010,(2):38-39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陷进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讨厌老婆对我事无巨细的关怀,有意无意地抗拒她强加给我的照顾,却又充满内疚和不安,她对我越好,我就越怕伤害她,可是当我真的要逃离这种境遇时,却又发现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被无法理清的苦恼情绪纠缠着……  相似文献   
3.
彭军 《世纪桥》2012,(13):25-26
波特作为二十世纪美国女作家,以细腻简练的文笔结合自身的生活背景,揭露社会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他》这部作品就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由于拮据贫困的生活环境给人们本身的那种孤傲的性格带来的心灵的如结和矛盾的主题。在有限的篇幅里运用精炼细腻的文字,运用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挖掘出一位母亲在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养育一个傻儿子的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追求外表虚荣和愧对傻儿子的内疚感。  相似文献   
4.
重刑犯监狱新入监服刑人员刚入监的情绪以孤独、悲观绝望和恐惧害怕为主,愤怒和不满虽最低却不容忽视。经入监教育,通过自我调整、民警关心教育和亲情支持,多数服刑人员能适应监狱。此时,情绪转为对自己的悔恨和对亲人强烈的内疚,为失去自由而感到痛苦。孤独压抑,悲观绝望的情绪则始终伴随他们。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规划多年的服刑生涯。亲人状况是其最担心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联系上家人,信件是首选方式。此时也是入监教育的最佳时机。对此,管理者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5.
什么事情都不做会有什么风险呢?大不了会觉得有些无聊,可至少很安全,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是静止不动的水和空气难道是无害的么?停滞的水和空气不再属于任何运动中的气流和水流.不再含有任何新鲜的,不断更新的因素.反而成为细菌和疾病的温床。在无所事事的人身上.疾病的表现形式为内疚与消沉。为什么会感到内疚?如果你选择什么事情也不做,那是你自己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青年研究》2021,(1):75-83
基于对几十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探讨大学生内疚情绪的构成因素、各因素的关系特点以及内疚的心理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内疚是良心自省所引起的痛苦情绪,主要包含内心不安、人际担忧、自我认知、消除影响这几个构成因素;内疚情绪具有内部的结构特性和内在的心理过程;内疚情绪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朝着更利他、更融洽的方向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和情绪教育相结合,这有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煜  任伟锋 《党建》2020,(3):11-12
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空军军医大学第一批抽组人员中党员占到了68%。仲雅,作为社会聘用人员,正是其中一位冲锋的白衣战士。2020年,除夕凌晨,电话突然响起。"仲雅,军队抽组医疗队支援武汉,你能不能上,家里有啥困难没?"仲雅顿时清醒,从床上弹了起来,没有任何思索答道:"上!什么时候出发?"看着身旁熟睡的两个孩子,她不禁感到一阵内疚。  相似文献   
8.
裘山山 《党建》2011,(2):60-61
内疚,也是一种思念。有这样一些为他感到内疚的人,就足以让他永恒。活在思念中的人,比获得称号更能够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9.
自责要转变为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义 《南风窗》2010,(25):16-16
<正>11月15日下午2时15分许,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民宅发生严重火灾。11月21日清晨7点许,上海市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遵从本地习俗,在亡灵还魂的第七日,手执白色菊花集体前往祭奠。数万民众自发相随。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11月22日上午主持召开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11月15日被设为上海"城市公共安全日"。韩正说:"我和正声同志一致认为,上海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内疚     
张建春 《江淮法治》2013,(20):59-59
那么多次深情地喊妈,为什么母亲没有应答过一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