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共最初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在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这场争论最终以毛泽东批判反冒进而导致全国范围内"左"倾思想占据上风,并为大跃进的发动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分析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对今后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少走弯路,有历史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朽木 《民主》2007,(5):37-37
春节期间回家探亲团圆的天南地北的朋友一见面,总有一番感慨属于“城镇化”。甲说他们那个省城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大了;乙说他老家那个地级市快要长得赶上原先他们的省城了;就连家在南方某县城的丙,也啧啧称赞起家乡县城的城镇化速度“确实惊人”,大得令他直喊“眼睛一眨,老鸡变老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发动对反冒进的批判不仅是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跃进”,而且包含着政治上的考虑。他认为 195 6年反冒进导致了 195 7年右派分子对我党的“猖狂进攻”,组织上搞“分散主义”,并且客观上动摇了他在党内外的个人威信 ,是一股从苏共二十大刮来的歪风。因此 ,他认为反冒进表面上是经济工作的“错误”,实质是政治性错误。本文主要从政治这个角度切入 ,考察毛泽东批判反冒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急躁冒进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究。作者认为:急躁冒进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天就可以消除的。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一天起,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因为党内缺乏民主气氛,以及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崇高理念的追求等等原因,从而形成了对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损失的急躁冒进思想。今天,这一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做法甚至已经被“固化”,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路径依赖”。不消除急躁冒进思想的危害,也许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还徘徊在黑暗之中,民族复兴大业还会走弯路、走老路、甚至走邪路。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认真回顾与反思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对我们今天实行农业合作化,推进农村改革有很大的启示。就江西省委对中央农业合作化道路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而言,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以1955年7月毛泽东严厉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为分界线,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呈现出从稳步推进到紧跟冒进的动态演进过程。从江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失误来看,超越当时的国情、省情,人为地加快合作化进程和拔高合作化形式必然会受到惩罚,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4,(11):33-34
冒进心态。热衷谈论别人的卓著政绩,成天臆想如何标新立异、一举成名,制造轰动效应。虽不敢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却在工作中急功近利、盲目冒进,弄出一些“泡沫”和“水分”。  相似文献   
7.
正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这是一篇重要社论,当时党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对社论的修改工作,并五次作出批示。五次修改与批示1955年12月26日,周恩来对第一次社论清样作了全面和仔细的修改,并作出批示:"邓拓同志:请照此重打清样十份立即交来。周恩来十二·廿六"。从清样上邓拓(时任《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正>寅卯之交,我与天津知青研究会的几位志愿者驱车前往天津大港区,去采访天津女七中(曾改名为南开女中、现为天津第二南开中学)1957年高中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放弃高考,同年下乡到河北省静海县团泊洼务农,立志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员,时值全国知青典范的王培珍女士。在一座极普通的楼群里,我们找到了王培珍同志的家。这是一套7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的单元房,一个非常简朴的百姓家庭。75岁的王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9,(4):34-36
一忌“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的成语告诫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有其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违反事物发展规律而急躁冒进,就会适得其反。同时,违背客观规律取得的“政绩”,很可能成为日后的包袱,甚至是灾难。反映在科学发展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把发展方向始终“锁定”在客观规律的和谐轨道上。  相似文献   
10.
陆微 《党史纵横》2009,(12):27-30
毛泽东不相信“搞工业、农业,比打仗还厉害” 从1949年10月到1955年年底,新生的共和国在短短几年里,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绕暗礁、战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奇迹般地制止了危害人民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在神州大地,几亿农民顺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胜利地完成了以“三大改造”为主的各项社会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