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梁强 《南风窗》2012,(23):25-27
海疆问题的解决与陆疆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从历史经验来看,海疆引发的军事冲突对中国的挑战和风险要更大。因此,在解决海疆问题上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长的时间和更高超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3-63
日本朝日电视台20日称,中菲海上对峙让人隐约闻到了火药味.两国海上互相“瞪视”的僵局看似可能会由军事冲突打破。泰国玛希隆大学国际学院专家乔治?阿穆若撰文说,如果双方爆发战争.菲律宾海军只能依靠那些二战时留下的老舰艇。在中国海军面前不堪一击。菲律宾空军则基本没有现代化战机,根本不是中国空军的对手。在外交战线上,东盟还没有发声支持菲律宾,美国也没有明确说会不会按照菲美互助条约施以援手。在中国派出渔政310船之后,菲律宾外交部称,菲没有就同中方的领土纠纷提请美国的援助。  相似文献   
4.
“喜马拉雅”一词源于梵文,意为“雪域”,在藏语中指“雪的故乡”。2000多年来,巍峨耸立的喜马拉雅山脉和茫茫的雪域高原虽然增加了中国和印度两国相互交往、深入理解的困难,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爆发了堰界争端与摩擦,却始终无法阻挡源远流长的中印文明相互接近、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历史步伐。中印关系,经历了军事冲突的洗礼,蒙受过误判曲解的纷扰,但更见证过友谊与善意的力量,书写过相邻大国友好交往的典范篇章。如今,中印双方正共同阔步行进在亚洲世纪新繁荣之梦的航程上。  相似文献   
5.
In the quarter-century since the fall of the Berlin Wall in 1989, the former Soviet Union's disintegration in 1991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China-U.S. relations have support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he two countries extensively and intensively have engaged in dialogue, close personnel exchanges, unprecedented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and bilateral coordination on intemational and regional issues. The bilateral relationship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ver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but, while total confrontation and crisis is not on the horizon,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their future disagreements will not become serious or intractable. In this past quarter-century, the U.S. has repeatedly used and threatened to use force against China, a sign that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them, even a local or relatively large-scale war, is not out of the question. The U.S. global strategy has not changed, the basic content and goals of the U.S. strategy towards China have not changed, and the nature of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is yet to be defined.  相似文献   
6.
美韩黄海军演之后,美国又企图将南海领土争端国际化。中美关系再度趋紧。尽管事关安全大局,但是两国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因为中美已经进入复合型相互依赖阶段。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互补和合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之一,中国生产廉价产品出口美国,从中美贸易中得到巨额贸易顺差。然后,中国再把钱借给美国人消费,扩大美国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美国著名的五星级上将,曾任陆军参谋长和国务卿要职,功勋卓著。然而,这样一位人物,却被蒋介石骂作"昏昧无知"、"顽固执迷"、"褊狭冷酷,诚小人之尤者也"。甚至,为泄愤,蒋介石刻意将马歇尔写为"马下儿"。蒋介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1,(2):34-36
<正>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关系曾一度紧张。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防止国民党继续扩大军事冲突,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政治上取全国攻击,军事上取守势"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一方面指示八路军、新四军在军事上坚决实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东亚成为了世界政治中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日本与其邻国之间的领土问题是导致东亚区域不稳定的核心因素,愈演愈烈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使两国处在军事冲突的边缘。当日本与邻国发生领土争端时,日本民众是否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支持政府发动军事冲突?为此,作者在日本进行了以民众为对象的调查实验。对调查实验结果所做的统计分析表明,如果目标国是美国的盟国、日本对目标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较高,那么日本民众倾向于反对政府向该国发动军事冲突,而目标国在二战期间是否曾受到日本的侵略这一因素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日本的年轻民众表现出了更强的和平倾向。这些结论为中国的对日外交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对于中日钓鱼岛问题等领土争端,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中国外交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重新思考和构建中国的国际安全战略。在经贸领域,可以继续加强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以增加日本的退出成本,并灵活运用经济手段以增加日本国内的舆论压力。此外,有必要开展针对日本年轻一代的公共外交,由此促进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国际政治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国际“动荡年”。从年初的伊拉克战争 ,到年末的格鲁吉亚政权更迭 ;从朝核危机升级、缓解的戏剧性变化 ,到恐怖主义再掀恶浪 ,世界无不处处云波诡谲 ,充满变数。尽管如此 ,“云动天不动 ,船移岸不移” ,世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的大势仍保持不变 ,尤其是大国关系仍保持总体稳定。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仍是世界潮流 ,是时代主旋律。一、伊拉克战争牵动全局 ,美国“新帝国”战略出师受挫  美国从 2 0 0 2年末起 ,就开始为“打伊倒萨”造势。美谋求“打伊倒萨” ,其主要战略诉求有四重。一是历史诉求 :老布什在 1 991年发动海湾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