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集 《法治纵横》2014,(20):48-49
苏州况公祠里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一肩行李,试问封建官场有几”;下联写的是:“两袖清风,且看苏州太守如何”。每每读到这副对联,我都要为撰联者叫绝,短短24个字,化用的是况钟的两首诗,更是把况钟的一生特点概括得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千年的吏治史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贤臣俊士不乏其人。他们有的铁面无私,奉公执法,作风严谨,一尘不染;有的虽为官宦后代,却能戒奢以俭,独善其身,永葆清廉,终生不贪;有的虽宦海一生,却家无私积,两袖清风,兢兢业业,廉明若水。为官之道重在存心立品。  相似文献   
3.
为官清廉在古代自然是首要一条,但仅仅是清廉,而不作为,不能干,不思考,不担责,不正直,不道德,是不能称为"清官"的。在宋元的戏曲和小说中,"清官"这个概念频频出现。但我国的清官却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23):77-77
况钟,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况钟历明朝三代,在苏州任职十三载。他为官清廉刚正,为苏州百姓办了不少实事,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被民众誉为“青天”的官吏,他就是明代的况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 ,有一位被民众誉为“青天”的官吏 ,他就是明代的况钟。明成祖永乐年间 ,况钟被派到苏州任知府 ,苏州本是个富庶的鱼米之乡 ,可在明朝初年 ,那里却是老百姓的活地狱 ,各级官吏都想在这里大捞一把 ,弄得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百姓为此叫苦连天。尤其可恶的是各级官吏与地方恶霸和“江南织造府”的太监们勾结在一起 ,操纵着苏州的政局 ,不管哪里调进的地方官 ,只要不听他们的摆布 ,就别想在苏州呆下去。况钟到位后 ,首先向腐败开刀。在惩治贪官污吏上 ,他注重调查研究 ,敢于较真碰硬。据史书载 ,“钟至苏 ,初视事 ,阳为木讷 ,胥有弊…  相似文献   
7.
史源 《政策瞭望》2007,(7):56-56
春秋时期,晏子被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齐景公召他回来狠狠责备了一番:"我原以为你能力很强,才放心将东阿交给你治理,没想到你搞得一塌糊涂,我非重重处罚你不可。"晏子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5):74-74
看过《十五贯》的人都知道,剧中有个坏人叫娄阿鼠,有个断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爷叫况钟况钟是明朝中叶人,曾任苏州知府。他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对于反腐有自己独到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李曙光 《前线》2014,(4):117-117
《十五贯》是昆曲的著名曲目。说的是屠户尤葫芦无本钱经营,为生计借来十五贯铜钱。因一句戏言,使其继女苏戍娟负气出走。赌徒娄阿鼠赌场输得精光,回来路过尤家,为偷走十五贯钱,将尤杀死。外城伙计熊友兰为主人收来十五贯,路遇苏迷路,被众人误认为凶手,两人同押官府。知县过于执不问青红皂白将两人判成死罪,知府巡抚皆批准执行。只有太守况钟监斩二人时,发现是冤案,遂以官职担保,求得重审,最终查明案情,使该案真相大白。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说:“《十五贯》是个好戏,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十五贯》;这个戏全国都要看,特别是公安部门要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