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凉山州农村妇女赌博问题日渐严重,这给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面对农村正处亟待加快发展以缩小与城镇差距且妇女又充当重要角色的关键时期,对凉山妇女赌博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农村妇女赌博措施十分重要。探讨表明,国家需要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停滞及对赌博治理等问题,这利于治理农村妇女赌博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脱贫攻坚的道路漫长曲折,呈三大特征。一为任务重。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辖区面积超全省的三分之二,380万贫困人口大都处于深度贫困,减贫成本高。二为难度大。藏区彝区都是"一步跨千年",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民族宗教、社会治理等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脱贫攻坚更具特殊性和艰巨性。三为心殷切。面对脱贫"硬骨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金口河区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筑牢底部、抓住优势、把握机遇,对标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让金口河人民获得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走出“金口河小康之路”,力争率先在大小凉山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1929年冬,马克思主义在凉山地区开始传播,此后历经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不断扩大影响,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坚持以学校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三是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群众基础;四是有选择、有重点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提起大同的散岔村,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说到"中国乳娘村"则远近闻名,因为,那里是大爱与温暖的港湾,那里有一个将"散岔村"变为"凝聚村"的党支部和一群勇于奉献大爱的婆姨。大同散岔村,坐落在采凉山南麓的黄土高坡上,虽然经济落后,但民风淳朴。全村150户村民,就有90多户成为寄养户。40多年来,该村党员带头,干部帮群众,一代接一代为大同社会福利院代养孤残儿童1300多名,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感人的喜剧。  相似文献   
7.
面对四川凉山的毒品问题,凉山州委、州政府坚持“政治首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毒品治理理念,全面开展“毒品治理·凉山行动”,禁吸戒治新体系全面建成,禁毒宣传教育新格局全面形成,禁毒治理新机制全面建立,禁毒社会化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禁毒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毒情形势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一条既符合中央、省毒品治理精神和要求,又具...  相似文献   
8.
生活环境的进步是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健康不仅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凉山彝族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使居住环境对妇女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而妇女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贫富程度.因此,改革居住环境和传统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一个联系面广、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的综合性产业。文章通过对分属川滇两省的凉山、大理两个重点旅游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程度的客观的全面分析比较,指出:凉山、大理旅游资源都相当丰富,但开发差距十分明显。文章认为,凉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借鉴云南大理的经验,走一条高层次、高起点、全方位开发的新路子,尽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赵声馗 《前沿》2009,(12):106-110
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典型的血缘维系的自主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经验。从以多元主体为核心的当代治理变革背景来看,家支治理经验对凉山彝族乡村治理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民族认同性的价值,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弊端。借鉴社会科学中一个崭新的理论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家支的治理经验,可以为建构凉山彝族乡村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