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柠 《南风窗》2007,(11):66-68
日本庆应大学名誉教授松村高夫说:“4月27日的宣判,是政府和法院共同制造的、令日本蒙羞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而结束。一年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签订《凡尔赛和约》,和约中最重要的一条内容便是对战争的发起者——德国提出战争赔偿要求。  相似文献   
3.
吴兴唐 《当代世界》2014,(10):47-49
<正>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总结一战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以得出准确的、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总结一战教训要从时代背景的高度出发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青年枪杀,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决定吞并塞尔维亚。俄、法支  相似文献   
4.
刘春雷 《学理论》2013,(9):27-28
钓鱼群岛总面积6.23平方公里,由六个岛屿组成,分别是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和飞濑岛。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发生了一系列争端。从四个方面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探讨,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钓鱼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相似文献   
5.
六、瑞士的湖光山色 离奥地利萨尔斯堡,车行4个多小时进入瑞士国境。瑞士是非欧盟国家,须另持该国签证 过境时倒也方便,我们都不必出示个人护照,用集体签证方法办过关手续,也就十多分钟。 进瑞士境内20多分钟,即到列支敦士登公国,首都瓦杜兹。该国之小列世界第四,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3.2万,但却是世界的首富国,又有邮票大国之称。据介绍,该国每年发行邮票达700多万枚,其邮票  相似文献   
6.
翟凌晨  江晓峰 《传承》2006,16(11):20-21,24
冷战开始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调整了其东北亚政策。对新中国由观察和接触转为敌对和遏制,而随着台湾战略地位的上升,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扶持;同时,作为美国东北亚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对日政策也由“打击和限制”转为“控制和利用”。东北亚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日台条约”就是这一变化的重要产物。  相似文献   
7.
张焕利 《时事报告》2012,(11):66-67
日本非法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的行为,其实并非简单一场“闹剧”,而是蓄谋巳久的。日本多届政府很早就想把钓鱼岛“国有化”,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日本政府借机公然质疑《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法效力,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公开挑战。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制定对日战略的基础之一,就是通过美日联盟来保障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美国这一决策始于战后《旧金山和约》的对日安排,其次是《美日安保条约》的签署。60多年来,美国的亚洲战略始终紧锁着“把日本变成美国的附庸”这一设想,其目标是“使日本在战略和行为上与美国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对欧洲的意义是确定了欧洲人主导的“新凡尔赛体制”东扩的极限和边界。边界历来都是武力确定的。克里米亚的结局对俄罗斯的意义在于俄罗斯守住了生存底线——底线是俄罗斯未来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对欧洲来说,意味着欧洲东扩已抵极限。从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罗斯只是在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与欧洲进行过边界拉锯,而在乌克兰,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和冷战时期的戈尔巴乔夫有意收缩和放弃外,俄罗斯在乌克兰这个地方基本没有失过手。从对付拿破仑到希特勒的“胜利”经验中,西方人明白,在陆军可以发挥作用的近地,俄国人往往可以完胜。黑海离俄罗斯太近且陆地相连,陆军可以直接进驻;而西方海权国家在此则鞭长莫及。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是生死之地,而对欧洲则是重要利益点,为了它,俄罗斯会用全部资源,而西方则不会。如果清楚俄罗斯在乌克兰归属的历史,也就知道2014年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俄国反击欧洲东扩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乌克兰事件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其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对中国而言,是有警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海断续线是在1933年法国占领南沙九小岛、二战后法同继续占领西沙群岛,以及菲律宾企图把南沙群岛并入其国防范围内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向世界公布中国在南海的管辖范围,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在1951年<旧金山对日和约>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归还问题,为以后的南海领土争端埋下了祸根.在这种情况下,南海断续线起到了一定的效用,它不仅反映_r南海诸岛是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的历史事实,而且是对<旧金山对日和约>领土处理的否定.  相似文献   
10.
近数年来,围绕着驻冲绳美军基地,特别是普天间基地问题,美国、日本中央政府、冲绳地方政府两国三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和争执。冲绳的民众为支持地方政府的政策再次掀起要求美军基地撤离的大规模群众运动。战后以来冲绳人一直在抗争试图减少基地甚至是实现无基地化,60多年过去了,冲绳仍然生活在基地当中。那么,冲绳问题在战后之初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从美日同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以看出,美日同盟的出现导致了冲绳问题的产生。《旧金山对日和约》结束了日本被占领状态,同时《美日安全条约》的签订确定了美日安保体制的法律框架,对冲绳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也成为美国统治冲绳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结束了美日之间的敌对关系,并开启了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与此同时,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也就意味着冲绳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