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18户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他们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严俊昌是当时小岗生产队的队长,他出于求生本能做下的决断,震惊高层,并终获认可。“中国改革第一村”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振兴,最终依靠的是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尤其是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就业,是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一步。本文对大学生"村官"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界定。重点分析浙江慈溪和安徽凤阳两地大学生"村官"模式,对其实施原因及实施方案进行概述。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展望大学生"村官"制度前景,并寻求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5月,我有幸随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天津方言文化寻根调研组一行前往安徽省,就天津方言的起源进行考察调研。此次考察的行程沿皖北的宿州—灵璧—固镇—蚌埠—风阳逐步展开。其间所见所闻,使笔者获益匪浅,在此,我想将自己的感受记述下来,以飨读者。我们用过早饭后从天津出发,  相似文献   
4.
凤阳乡的人大主席认了王老汉做干爹,这个消息像一阵飓风,很快就刮遍了凤阳乡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先是奇怪,人大主席不是本乡人,跟王老汉又非亲非故,何来此一举?但是,奇怪只是短暂的,马上,人们就“恍然大悟”了——人大主席这是要趁机敛财啊!  相似文献   
5.
夜访小岗村     
“沈浩英灵何处寻,安徽凤阳小岗村。”当我们怀着激动与仰慕的心情,来到举世闻名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时,已是日落西山,红霞满天。  相似文献   
6.
邹本栋 《世纪桥》2012,(20):48-51
1978年那个寒冷的冬夜,在省委书记万里的支持下,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身家性命之危,舍命共担,在分田单干的契约上悲壮地按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也拉开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小岗村正为形象工程所累,村委会得不偿失,靠赔本赚吆喝,这已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30年前,中国改革从安徽凤阳小岗村起步。30年后,当中国改革与开放目光再一次投向农村,小岗村再一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10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8.
一个月前.在浙江省打工的凤阳人小谷正在一网吧上网时,认识了一位自称为“小倩”的美女.小倩希望小谷尽快到宿州和自己一起共同创业。  相似文献   
9.
明朝末年,政局晦暗,但仍有不少清官坚守本心,忠正直行,不随波逐流,张盛美就是其中一位。张盛美是山东滕州人,曾先后担任过安徽凤阳府推官、宿州知州(代理)以及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布政司分守河北道参议等职。他生平嫉恶如仇,刚正不P可,处置过多起重要案件。他在所著《署甬罪言》一书的自序中,提出了为官的“四不”准则,即“不畏强御,不辞诽谤,不谋道旁,不避艰险”,并且自己也始终按照“四不”准则为官行事。  相似文献   
10.
张志 《小康》2006,(10):62-64
2006年,以率先实行“大包干”闻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又尝试着走“集体化”的道路,但这“试水”之路并不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