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兴文 《人民公安》2006,(21):53-53
张骞是出使西域第一人。我曾写诗对张骞的《出塞》大加赞叹,认为他是历代文官中最有男子气慨的男人。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担任郎官。那时汉武帝想消灭匈奴,派使者去联络与匈奴有仇的月氏,但是通往月氏的路必然经过匈奴统治区。又危险又困苦的事派谁去干呢?王公显贵是不  相似文献   
2.
离婚     
张勇  马娟 《检察风云》2011,(24):7-7
婚姻,千百年来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今中外,人类无不以婚姻为纽带,组建家庭,又以家庭为纽带,形成氏族,成立部落甚至是国家。不论是文成公主进藏还是昭君出塞,不论是政治婚姻还是利益婚姻,  相似文献   
3.
素描:弘扬昭君文化的使者 40多年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个小男孩,从老辈人口里知道了“昭君出塞”的美丽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惊奇地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竟然有十几处昭君墓。这激发了他研究昭君的好奇心。经过学习和考察,他坚定了要作民族文化传人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王昭君和宫廷画师毛延寿的故事,杜撰的成分多,但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入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入宫时少不更事,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毛便故意丑化她的画像,致其数年无缘面君。后来王昭君请求出塞,临行汉元帝见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汉元帝喜悲交加,"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王昭君这样的绝世美女本该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享用,却阴差阳错,  相似文献   
5.
夏志刚 《实践》2010,(9):53-54
<正>两千多年前,昭君出塞和亲对当时汉匈两族人民友好做出重大贡献,人们怀念她、纪念她,把她视为真、善、美的化身,并逐渐演化成一种民族友好的象征,成为各族人民世代称颂的永恒主题。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昭君"已经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文化。特  相似文献   
6.
青冢吟     
翎子 《实践》2008,(7):52-53
两干多年前,一个出自楚地秭归山村的少女,以非凡的胸襟,自请出塞和亲,由此熄灭了两族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战火--这是王昭君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内蒙散记     
高云  登豪 《福建乡土》2012,(2):53-56
独坐西北一角的内蒙,犹如天歌之韵的音符,自由自在地泊于五千年的风水之中。——题记 仰望昭君墓 总有一份想念,正如断弦长歌。已近黄昏,向山径荫处走去,抬头就是青青芳草的昭君墓。"昭君出塞"这个古老的故事,通过诗歌、戏剧、民间传事,通过诗歌、戏剧、民间传说,流芳于世。历来多诉昭君怨,一曲《昭君出塞》,勾起多少哀怨?后人又说昭君勇,把个弱女人描绘得骁勇无比。  相似文献   
8.
部队著名舞蹈家刘敏70年代末走上舞台,1985年获首届中国舞蹈大赛最高奖“桃李杯”女子成年组第一名,后多次获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一等奖,成为中国舞坛上唯一获得三连冠殊荣的舞蹈家。1993年,她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主要代表作《昭君出塞》、《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爱情之歌》、《祥林嫂》等一直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被人们称为“舞林常青树”的刘敏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总结了三句话:“儿时学舞,重在摹仿;青年作舞,重在体现;今天跳舞,舞我合一。”刘敏不仅在舞蹈艺术上颇具造诣,她的为人也有一个很富哲理…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09,(7):62-64
《汉宫秋》的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创作杂剧13种,现存8种。作为一个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马致远对国家的灭亡,怀抱深切的哀痛,对蒙古贵族歧视、压迫汉人的政策郁结着难言的悲愤。但当时元朝的统治正日趋巩固,这种强烈的民族感情不能坦率地表白,只好“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通过昭君出塞这个历史题材曲折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和亲"在唐代是一种维护民族和平的重要外交政策,据史料记载,整个唐代的和亲公主有28人之多,而有关和亲的诗歌也有200多首.诸多的和亲诗从不同的角度对当朝公主和亲及昭君出塞寄予了个人情怀,表达的是文人士子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