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13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1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供法 《求实》2002,5(3):47-49
在马克思那里 ,阶级划分和进行阶级分析的唯一依据是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以经济为标准的阶级划分和阶级分析方法自然就失去经济依据 ,用政治思想标准取代经济标准 ,按照政治思想标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各阶层进行“阶级分析” ,这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重要的方法论原因。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是对政治思想标准的否定 ,但并不是以经济为标准的阶级划分方法的复归 ,而是实现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的根本转变。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采用阶层分析法 ,符合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新变化 ,消除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疑惑 ,对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旧的社会资源占有基础上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原有的社会阶级阶层不断分化,一些新兴的社会阶层出现了,这种变化使社会结构更趋复杂化、多样化。可以肯定,这种分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仍将继续进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龙 《公安教育》2005,(6):25-28,19
公安训练教育与公安教育训练,不是一个词序的倒置问题,而是公安机关在对培养和提升公安民警队伍素质和战斗力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手段的重新定位关系问题。教育训练,是指以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为主,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施教的教育训练形式;训练教育,是指以民警的体能、技能和战术训练为主,在训练中施教,寓教于训的训练教育形式。公安训练教育是公安民警在职轮训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的必然反映,也是当前公安队伍现状和队伍建设对公安教育训练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的召开,使公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总体方向仍然应当是司法现代化和司法专业化,完成从“前现代”向“现代化”的转型。然而,这种转型不是采取任何单一的价值取向或矫枉过正措施,而是要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志实现社会进化,通过精密的分流装置,体现权限分界、职能分层、案件分流、程序分类的基本思路,从而在价值冲突中系统地重构我国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6.
刘晓玲 《海南人大》2007,(10):21-22
一、建章立制,加强组织领导要尽早依据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为城市绿地问题专门制定政府规章或进行地方立法,使城市旧林绿地不受侵占,得到法律上的保障。要将绿化执法纳入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中,依法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贫困生的资助是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正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本文通过对一所高校的调查,得出了目前大学生贫困的分层状况,认为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应为大学生贫困的基本类型。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出目前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申请随意和资源挤占的问题,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向“分层资助”的模式转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会关系结构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是从深层次挖掘乡村社会特征。企业与乡村的结构性变化,必然带来乡村社会关系的结构性质变,因此研究乡村"村—企"社会关系结构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推进了现代乡村社会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胜 《青年探索》2005,(4):31-33,49
为了研究主、客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式和强度,本文以广东青年的生活质量调查资料建构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发现客观社会分层对主观社会分层和青年生活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主观社会分层对青年生活质量也有显著影响,但主观社会分层的影响强度要高于客观社会分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市场化过程中分层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 《探索》2003,(4):68-72
在国家原有的关于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理论衰落以后 ,出现了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国家政治强调的转变、社会分层体系重组以及思想的变化。中产阶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原来的阶级理论的异同也许正反映了中国改革的延续性和断裂性 ,反映了中国社会二十多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