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菅建伟  张晶 《学理论》2011,(35):58-59
现代工业文明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现代文明面临一次重大的抉择。探究利奥波德大地伦理观的内涵,如大地共同体、生态整体主义等理念,结合生态文明不断发展演变的内涵,从价值观、发展观角度为二者寻找到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并指出人类基本价值观的转变,可以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一种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描绘农药污染危机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在生态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卡逊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她那个时代的最前沿的生态伦理观——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生态伦理观和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施韦泽和利奥波德的生态伦理观颠覆了长久以来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奠定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根基.卡逊的生态思想由于对施韦泽和利奥波德生态伦理观的运用而达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3.
论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及其生态环境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庆  汪应宏 《求索》2013,(7):95-97
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意义十分深远,主要功绩是:最早建立了一种正确的人与土地的关系,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提出了土地共同体的观念,把伦理学的范畴扩展到了人与土地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土地伦理、伦理扩展、土地共同体、生物区系金字塔、土地伦理标准等几方面构成了其土地伦理思想体系。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观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自然有机体,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世界特别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属个人游记,写自己所见的夏威夷植物。徐霞客峰峰手摩足抉,山水人文,妙笔摹画;奥斯贝克异域探察,植物风物,不嫌琐碎,一一收录。就游记而言,他们的著作体裁一致,性质相似,都属广义的博物。我写夏威夷植物,相对收敛,也是在博物的层面耗时费墨。徐弘祖、怀特、梭罗、比安基、普里什文、利奥波德、狄勒德等对大自然的娓娓叙述从来就是我记录植物的动力,但他们的文字功夫恐怕是我一辈子也修炼不得的。我的书可能更像英国植物学家哈金森的《一名博物学家在南非》,但人家是植物学大佬,我只是植物爱好者。本书更恰当的名字似乎是《一名植物民科在夏威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