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7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山东剧作家的杂剧作品中存在大量以女性为主角的剧作,这些女性生活剧全方位地描绘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甚至江湖、战场上的生活图景.女性剧集中体现了男性作家立足于闺阁的传统女性观及对女性苛刻的伦理期待.女性在剧中体现出基于男权社会需要的实用价值,兼备"物品"和"工具"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2.
孙云宽 《求索》2013,(11):150-152
叔本华认为悲悼剧是戏剧的高级发展阶段,悲悼剧高于古希腊悲剧。本雅明认同叔本华的观点,但认为罗森茨威格的表述更接近悲悼剧这种戏剧新范式的本质:戏剧主角由传统英雄变为沉默者、怀疑者、反思者,戏剧的美感由崇高变为滑稽,戏剧的结局由调和变为救赎。  相似文献   
3.
阙政 《新民周刊》2016,(1):62-65
一二线城市,看什么电影很重要;三线及以下城市,看电影这件事很重要。那么,一旦拉伙结伴、拖家带口了,你猜他们会去看《聂隐娘》还是《煎饼侠》呢?去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300亿"的期待,最终定格在"只差3亿"。今年,自打暑期档每天"你破亿来我也破亿"的节奏一起,400亿的呼声就不绝于耳——果然,12月6日,在距离2016年...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15,(4):9
出生于莫斯科的前卫艺术家Leonid Tishkov和摄影师Boris Bendikov一同为我们带来了这组如梦如幻般的作品。这组名为《Private moon》的摄影作品,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男人偶然间发现了月亮,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5.
远在八年前,我和有关同志谈到历史剧创作的时候,深为某些倾向忧虑。为此,由我出面邀请一些有影响的剧作家、评论家等齐聚香山,开了两天关于历史剧创作的研讨会,在如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最潮乞丐     
《法律与生活》2012,(6):15-15
穿西装、打领带,前卫的莫西干发型染成鲜艳的红色,脚边立着一只贴满航空公司托运标签的行李箱,身旁的牌子上写着“拍照1元、合影100元”……很难想象,这位型男是一位街头行乞的乞丐。  相似文献   
7.
谭舯 《统一论坛》2013,(3):66-68
戏曲是对中国传统戏剧的专称,它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但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没有流传和延续下来,唯有中国戏曲屡演不衰,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呈现出极其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戏曲文化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从多个层次和侧面映照出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采。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9.
个体化世界中的自我、互动与秩序是欧文·戈夫曼著述的核心主题,互动秩序是他毕生阐释的对象。通过描述公民社会中神圣的自我和全控机构中遭亵渎的自我,戈夫曼呈现了自我的不同存在形态以及保全自我的诸种努力,进而批评现代工业社会里人的存在状态。拟剧论是个体遭遇的现代性困境的另类表述,拟剧表演既是一种现代性反应,亦是商品化世界中自我的救赎与抗争方式。戈夫曼关于日常仪式与世俗宗教的论述表明他具有强烈的道德敏感性,互动责任与伦理是维系面对面互动系统的重要基石。戈夫曼持较为整全的人性观:个体表现出理性、算计的一面,他们为私利进行欺诈和表演,这充分体现出丛林法则下的生存之道;另一方面,个体也彼此以神圣客体相待,在人际互动中给予仪式关照。戈夫曼对人性并不抱着悲观的论调,这种人性观亦构成其互动秩序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婆罗多的《舞论》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梵语文艺理论著作。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梵语文学与艺术理论的建构,也对一些重要的印度古代传统艺术如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和库迪亚旦剧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中国的昆曲一道,库迪亚旦剧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库迪亚旦剧也是深受《舞论》影响的南印度喀拉拉邦的地方传统戏剧,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了适合本土观众的欣赏情趣,大量吸纳了当地文化要素,从而为自己的长期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舞论》对其剧场建造、戏剧表演类型、戏剧人物塑造、形体与语言表演、舞蹈和音乐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理论影响。库迪亚旦剧的表演至少涉及《舞论》提及的10种戏剧中的4种。库迪亚旦剧遵循《舞论》所规定的面部神态表演论、眼神表演论、手势论和步伐表演论等。《舞论》强调戏剧表演与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的三位一体,这一点在库迪亚旦剧中也有体现。库迪亚旦剧运用源自《舞论》音阶论和调式论的21种拉格和10种节奏类型。由于喀拉拉邦处在南印度达罗毗茶文化区,《舞论》基本原理和表演规范对库迪亚旦剧的影响,是后者的一种选择性或变异性接受。例如,库迪亚旦剧的服饰、化装与舞台布景,遵循与《舞论》所载区别极大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