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丰 《南风窗》2007,(7):10-10
“两会”刚刚结束,2007年3月17日下午5点,中国人民银行罕见地在星期六宣布,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2.
对央行本次加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静 《前沿》2005,(5):51-54
2004年10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了本次加息政策, 这是央行八年来的第一次加息, 本次加息政策选在我国经济出现略微过热时实施, 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本次加息的背景、理论依据、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分析, 旨在揭示加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加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姜业庆 《半月谈》2005,(3):44-45
自去年年底中国9年来首次加息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年初再次发出信号:2005年我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央行最新发布的《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关键。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对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百姓将从中享受到哪些实惠?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跌幅度达到4%,指标走势从98.84点一度下跌到最低点91点。美联储以加息为宗旨的汇率调节原则十分清晰地展现,美元升值是阶段性不得已为之,美元贬值是策略与战略性结合,其方向非常明确与坚定。市场舆论的强势美元有很多误区与盲点,并非是美联储政策的要  相似文献   
5.
4月6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自去年以来,我国连续第四次加息,也是继2月9日之后,2011年内的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央行  相似文献   
6.
《现代领导》2011,(2):13-13
2011年头两个月,加息步步紧逼,房产税“敲山震虎”,在“最严调控”升级的压力下,楼市步人降温通道:1月成交显著萎缩,春节楼市跌人“冰点”。新一轮调控高压下。多方期盼楼市会出现“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5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对抗不断增大的通胀压力,时隔10个月,越南宣布重启加息,将基准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这也是亚洲第一个加息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徐祥临 《群众》2011,(1):73-73
在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做两件事才能不为流动性所害,充分利用目前的流动性。 一是取消价格不敏感群体的生存空间,中国的资源价格、房价调控并不见效,就是主要消费群体对价格根本不敏感,只有市场化的企业多了,中国的货币与资产品的市场化价格体系才能收效。在行政主导的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给地方投资项目断粮,是见效更快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0,(21):11-1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和率。(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点评]:对股市来说,加息是一记重拳。对于中国楼市来说,它对过热的中国楼市,其威力将会在今后的一两年间逐渐释放。不要小看了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这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亦墨 《检察风云》2010,(23):80-80
近期,伴随沪指一路冲破3000点、国家出台房产新政、央行宣布加息,年底的理财将在这三大因素影响下进行。此次加息作为重要信号,进一步明晰了市场通胀趋势及基准利率、人民币汇率以及资本市场(殴票市场)上升的趋势,同时提升了债券市场进入下降周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