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2.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视角来看,现有教科书中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界定和表述并没有完整科学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应当给予新的思考和阐述.生产力不仅仅是人类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应包括人类保护、建设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结构中不仅仅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应包括与现实生产活动直接相关联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应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
崔永和 《唯实》2000,(9):12-17
遵循马克思着眼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理论出发点,生产力系统的能动要素是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类客观性要素,归根结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正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本身及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历史上,人的活动方式体现着人的素质和能力状况,服从于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的活动方式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变动性,依据具体条件而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温丽  杨生银 《共产党人》2004,(23):17-18
从生产力本身的要素来看。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又逐渐加入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生产力的发展,是通过生产资料的发展和完善实现的,是通过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积极性的提高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李淑芳  张文霞 《党史博采》2009,(6):32-32,36
劳动关系就是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两个要素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的社会条件下,为了实现劳动而使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结合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只有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劳动.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06,(1):32-32
生产要素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经济资源和条件。也就是构成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包括人的要素(劳动者)和物的要素(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要素也常简单概括为土地、资本、劳动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本身,还包括石油、煤、铁等各种矿藏,以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一切自然资源。资本,在这里是指由人类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物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7.
第一个关键点: 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者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劳动者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其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发展的理解由“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资源人”的演变,这种演变反映了发展中的生产力与一切社会关系之间的巨大变化。其中之一的显著特点是“分享”理念的涌现和实践。劳动者这一发展中的生产力要求“分享”管理权,TQC(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的出现就是明证;劳动者这一发展中的生产力要求“分享”决策权,员工代表进入董事会就是明证;劳动者这一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应融入知识经济潮流,注重把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用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素质,以管理创新促进和保证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