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热点     
《中国民政》2015,(6):60-61
子女未满10岁不得协议离婚自由不可任性自从中国提倡"反对包办婚姻、恋爱自由"后,婚姻自由成为人们信奉的一项重要人权。因此,当有媒体透露,今年两会,民革中央将建议"有10周岁以下子女的当事人,不适用协议离婚"时,不少人认为婚姻自由将受到法律条文的约束和限制,相关话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般迅速形成了一个舆论热点。但是,媒体从民革中央委员会的提案原文中并未发现有关子女年龄与父母离婚相关联的内容。据《现代快报》报道,民革中央宣传部相关负责  相似文献   
2.
某镇王家有兄妹两人,由于家庭困难,王大哥年近40也没有结婚。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父得知邻镇张家由于家庭困难,也有一儿一女尚未婚嫁。王父于是找到张父商量。用女儿换亲。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垮了千年封建包办婚姻的篱笆墙,山里人也懂得了自由恋爱。如今,他们带着新的憧憬和梦幻,踏上了爱的旅程。庄浪县通化乡地处关山脚下,七零八落的村庄,不是撒在那梁峁峁上,就是躲在这山旮旯里。多少年来,山里的光腚娃就通过七大姑八大姨提亲说媒和邻村的黄毛丫头定了"娃娃亲"。然后,一年接着一年逢中秋、端午便"追节"送彩礼,等姑娘长到20出头,坐一台小四轮嫁了过去,在唢呐声中完了婚。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也走不出重重叠叠的大山。  相似文献   
4.
16岁那年,为了躲避和一名从未谋面男子的包办婚姻,印度裔英国少女贾斯温德·桑赫拉不得不逃离家庭。 如今41岁的她居住在英国诺丁汉以西约30公里的小镇德比,终于鼓足勇气讲述自己逃婚的历史。讲述家人如何和自己断绝关系的经历。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英国迄今还没有制止包办婚姻的专门法律。这也是如今为什么贾斯温德和其他一些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联袂前往英国参议院去支持上议员.御用大律师莱斯特爵士所提出的“禁止包办婚姻法令”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走近萧红     
正最近上映的电影《黄金时代》讲述了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作家萧红的一生。看完电影,我被这位民国才女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马上回学校借了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呼兰河传》。看完《呼兰河传》,我惊叹道:"萧红到底是怎样一位作家,怎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我决心去她的家乡,也是《呼兰河传》所描写的小镇——呼兰镇看看。呼兰镇现在已被划分为哈尔滨市的呼兰  相似文献   
6.
越轨的萧红     
陈洁 《北京观察》2014,(11):70-71
正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不乏其人,而如萧红一般从文字到人生都越出常轨,实属罕见。几位文化人看完《黄金时代》后,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拍一个脑子不好的女人?"为什么要拍萧红?萧红为什么值得文化界热议?我认为,萧红的叛逆性和越轨行为,使她在成为一位天才女作家的同时,她的人生也成为不可复制的历程,这是吸引影视界拍萧红,文化界议萧红的原因所在。民国有众多的女作家,有才华有故事的  相似文献   
7.
徐小岩,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1924年6月,徐向前离开家乡山西五台县前往广州投身革命,成为黄埔军校的一期学员;1926年,徐小岩的母亲黄杰为了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从湖北江陵离家出走到了武汉,考入俗称“黄埔六期”的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相似文献   
8.
婚姻法在我国颁布实施以来,极大的维护了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但本文作者在农村调研期间,观察发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一些婚姻关系还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现在农村还存在父母包办婚姻,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结婚的年龄不够,未实行结婚登记,事实婚等诸多问题.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让更多生活在农村低层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婚姻存在着问题,提高人们婚姻观念,懂得维护自己的婚姻权益.不仅如此,也能更好促进我国的婚姻法以及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缔结两性婚姻以爱情为基础获得了广泛认同,婚姻法认可感情不和可以离婚在法律上确立了感情在婚姻中的基础地位,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然而,在广大乡村地区,受制于交往场域的狭小的限制,财富积累的缓慢以及手工农业生产方式等制约,婚姻具有明显的乡土区域性,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包办婚姻等通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婚嫁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66年9月2日夜,傅雷因不堪凌辱自杀,与他一同安详赴死的,是其包办婚姻的配偶朱梅馥。她原是他家表亲,亲上加亲,早早订下婚事。傅雷留学法国,他是热烈和浪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