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人才理论的重大发展。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次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观点;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特别强调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快点发  相似文献   
2.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88岁的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发表了一系列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讲话。时隔多年,我们不禁要问,小平同志的讲话为何不选择在北京?其背后又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邸乘光 《求知》2012,(4):6-8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以下简称南巡谈话)。南巡谈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辟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科学地总结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明确地回答了多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它无疑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4.
韩永 《党政论坛》2012,(10):42-43
1992年1月19日上午9时许,一列没有编号的列车驶入深圳火车站。邓小平来到了深圳。此前,这位"京城老翁",已经坐看了几年的"风起云涌"。他目睹了中国的经济在治理整顿中渐渐变冷,也目睹了一场由"左"派主导的舆论之争。  相似文献   
5.
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启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方之行.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略,发表了一系列朴实却斩钉截铁的精辟论断。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破浪前进。  相似文献   
6.
余玮 《传承》2010,(13):14-15
<正>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巡视祖国的南方地区,这里我们回顾他的几次"南巡"。重回井冈山1965年3月16日,毛泽东乘专列到达武昌,44天后离开武汉到长沙,5月21日再从长沙出发,经株洲、醴陵、攸县、茶陵、莲花、永新、宁冈等地,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的路线重上井冈山。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南巡     
《法治与社会》2009,(6):F0004-F0004
1992年初,邓小平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图为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  相似文献   
8.
在历代帝王巡游中,清代乾隆皇帝的六次南巡最为世瞩目,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重及后世传闻之广,堪称旷古未有.南巡期间,乾隆命画师相随,将江南名园、景致摹绘成图,大量仿建于北方御苑行宫.这种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植”效法行为,为皇家园林体系注入了新的生机,成就了清中期皇家园林的空前鼎盛.同时,它更促进了江南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种移植仿制行为,是出于“视听享受”还是为“吏治民生”?对此,皇帝本人也在不断地寻求冠冕堂皇的悖论诠释.  相似文献   
9.
庄永春 《党史文苑》2005,(11):55-55
耄耋之年 离京出巡 开往春天的专列 驶出新年钟声 渐绿的京广线上 掠过惊蛰雷鸣 飞花的江洲海国 点染万枝红杏  相似文献   
10.
栅栏与夜禁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十二卷纸本《乾隆南巡图》,是描绘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历史画卷,由当时的宫廷画师徐扬主持绘制。曾在南6展厅展出的第一卷《启跸京师》,横长1988.6厘米,纵高68.6厘米,表现了乾隆皇帝与太后南巡第一天出正阳门,过宣武门、广安门,经卢沟桥,直至良乡黄辛庄行宫的盛大场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