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爽 《理论月刊》2010,(4):129-132
童话故事向儿童提供了符合其认知水平和认知需求的意象投射对象,巧妙地把儿童无法理解的内心活动和纷杂的关系用简化明晰的意象图示进行标示,并把解决问题用超乎现实的理想手段投射出来。本文通过解读童话小说《夏洛的网》的篇章意义构建过程,凭借概念整合心理网络层层剖析作者如何向儿童阐述友谊与成长这么一个深沉厚重的话题,从而验证概念整合理论对童话隐喻的强大解释力,显示其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论夸张修辞的心理原型──心理与修辞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的夸张是思维的夸张在艺术中的体现。它通过对事物的夸大或缩小来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艺术夸张的尺度。原始—儿童思维也具有情感性特征,并由此导致了事物的变形、夸大或缩小,这就是原始—儿童思维的夸张。艺术夸张是审美意识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审美性质,而原始—儿童思维的夸张分别只是原始意识和儿童意识的产物,并不带有审美的性质,但因为它们具有同构的关系,因此,从思维发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原始—儿童思维无疑为艺术夸张的产生提供了思维图式,成为后者的心理原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西方从共同的科学原始思维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科学基本思维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整体思维或相关思维,而后者是形式思维或逻辑思维;但这并不是说,两者是完全分离的,不相容的。经历史考察表明,这两种思维形式不仅由同一源泉——整体表象发展而来,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真的截然分开。而现在的发展似乎还表现出某种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类比推理是一种与归纳推理不同的逻辑方式;《易经》的思维方式是类比而不是归纳。类比思维有其优点,但也有缺点,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类比思维是原始思维的遗留。  相似文献   
5.
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下)——整体思维与形式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主要从科学思维形式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把中国与西方进行比较。中国与西方从共同的科学原始思维发展出两种不同的科学基本思维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是整体思维或相关思维,而后者是形式思维或逻辑思维;但这并不是说,两者是完全分离的,不相容的。经历史考察表明,这两种思维形式不仅由同一源泉——整体表象发展而来,而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真的截然分开,而现在的发展似乎还表现出某种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其起源都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静态的对象或系统,而是包含多种文化形态、并随着人类思维的进化而发展的原始混合文化。本文以原始思维为切入点,提出科学与艺术同源于原始混合文化,科学与艺术必将融为一体,并向着远古的混沌复归,它呼唤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全面结合。  相似文献   
7.
马伶  赵炎秋 《湖湘论坛》2009,22(6):68-71
国内学者对于安徒生童话的研究已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对经典童话进行多重解读的丰富性似乎使人们疏于对其本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安徒生童话对于儿童的永恒存在的经典魅力到底何在?传统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只不过是拎起了经典作品的“外壳”,而没有真正把握其精髓。突破这一思维定势的局限,应深入考察创作主体的精神意识、思维特征,把握接受主体的接受心理及审美机制。在此过程中便会发现:原始思维的浸润及原型意象的释放为我们找到了解读安徒生童话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对话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文学活动与巫术仪式在起源、创作、思维和功能上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巫术仪式蕴涵了文学的最初形式;文学创作是一种摆脱清醒的意识状态后的无意识创作。与巫术的思维方式十分接近;文学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与巫术控制的内在机制也具有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杨建军 《法律科学》2008,26(4):31-39
从思维类型的理性化程度的高低来考察,法律事实认定的思维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原始思维、经验思维、逻辑思维三种类型。原始思维是古代民族认定事实共有的特点,该种思维注重神秘原因在事实认定中的作用;经验思维以传统中国司法实践为代表,是一种主客体不分、重经验轻逻辑的整体思维。逻辑思维奠基于概念,以认识主体与客体的主客二分为前提,在因果关系的认定方面既强调必然性,又承认盖然性。从历史逻辑发展来看,从原始思维、经验思维到逻辑思维。大致呈现出了线性逻辑的历史发展轨迹,其理性化程度不断加强。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受证据规则的制约,原始思维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经验思维也早已经缩小了其发挥作用的空间,而逻辑思维在法律事实认定中则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法律事实认定中的逻辑思维是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倡导的思维方式,也是法律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