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问题学生是神中之神。问题学生的转化历来是教师最感头痛的工作,尽管苦心竭虑、耗费大量时间,却总感到收效甚微。产生问题学生的因素较多,有来自家庭、学校的,更主要是源自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与制度。问题学生中的“双差生”虽然数量少,但转变难度较大,且影响他人的能量也大。初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中大部分学生可以经过正确的教育发生转变。抑制问题学生的产生,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是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犯罪人具有涉世浅、可塑性强的特性,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检察工作既要符合一般的检察工作规律,又要符合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笔者结合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从更有利于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角度出发,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捕、诉、罚、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关于非刑罚化处理方法的思考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淡化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的观念,而代之以保安处分和教育处分等非刑罚处理措施,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追诉的目的侧重于教育改造。如德国青少年刑法中的…  相似文献   
3.
“富二代”是我国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不少问题.也蕴藏着特殊的社会价值潜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应当从树立价值目标,提高道德水平和培养良好的财富伦理意识等几个方面教育引导他们,发掘他们的社会价值潜能.使之成为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共青团组织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嗓音"条件"说法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嗓音"条件"不好者的教学在声音改善上收效甚微所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缺乏嗓音可塑性理念与针对性教学方法。能考取著名音乐学院的声乐学生,是万里挑一的"好嗓子"。从声音上来说虽然存在确定声部、完善声音与扩展音域等问题,但他们基本上不存在将嗓音从"条件"不好转化为嗓音"条件"好的  相似文献   
5.
隋慧 《南风窗》2012,(22):10-10
美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沈原教授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正处于第三波市场化浪潮中。而"新工人"正是在这第三次市场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新工人"之所以"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脱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美丽传说,更是因为他们自身在"新一轮的市场化浪潮中"被锻造出来。因此,"新工人"的命运与"市场化"的进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一般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法官的判决是有利其改过自新的,则此种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判决对该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再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良方。将人格调查蕴涵其中的社会调查制度应当是形成前述判决的基础。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尚不完备的当下,应以该制度的正当性为基点展开研究,以期运用于少年刑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7.
罪犯个性具有高度可塑性及巨大可能性,围绕着对罪犯个性改造产生积极影响因素,阐述了罪犯自身存在着内在动力和出发点,以及外在影响因素,综合调整两种因素是推动罪犯个性改造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指纹从用于侦查破案以来,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其中刷显是最早使用的技术之一,沿用至今也是最成熟的技术之一.但是在刷显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易于发现和刷显,却提取和拍照很困难的指纹,如潜在指纹客体不在一个平面或柱面上、指纹客体透明或带有彩色底纹图案等,至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在非平面且光滑客体上刷显后的非渗透性指纹,本文尝试通过与胶带提取法相似的方式,用可塑性材料提取非平面客体上的指纹,以解决提取、变形、拍照相关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华青 《学习月刊》2014,(24):85-86
小学低年级主要指一年级和二年级。专注力又称注意力,指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小学低年级因其心理、生理的特殊性。所以更具有可塑性。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一种心理状态(外在的学习表象不是其本质)。没有专注力,就没有所谓的记忆、模仿和创新。而恰恰低年级的学生专注力因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更需要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1)
"可塑性"是赫尔巴特教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强调人性的生成性、交互性、可教化性和内在主动性。当前学界对可塑性存在部分误读,本文从强调塑成意旨不在压制;"以教为中心"不是忽视学生内在生成;可塑性不是随意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厘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可塑性"关注学生终身教育和发展兴趣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