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方鹏  刘艳 《学习月刊》2013,(6):23-24
《荀子·不苟》:"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  相似文献   
2.
正说"上上医",得先从"上医"说起。据《黄帝内经》载,魏文帝曾这样问扁鹊":你们哥儿仨都行医,谁的医术最高?"扁鹊立马儿就答了":要说医术高,还是我大哥呀!他预防工作做得好,能让人不生病,也就是‘治未病’‘。上医’非他莫属。可是,就因为是‘未病’,没有常规的治病过程,大哥反而默默无闻了。我二哥是‘中医’,他能‘治欲病’,即得病的初始阶段。在乡里,也算有点儿小  相似文献   
3.
我想做个有趣的人,如果自己做不成,就想多结交一些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很愉快,很轻松,能净化心灵,如坐春风。有趣的人,未必名声有多显赫,但肯定潇洒脱俗。晋人王子猷居山阴,一晚忽降大雪,子猷被冻醒,索性来到院中边饮酒边观赏雪景,不由得心绪起伏,吟起诗来。感慨凄凉之  相似文献   
4.
“七二六”万人大会 1966年7月26日晚,继续开会。 会议还没有开始,北大附中的造反组织“红旗”排着纵队,打着红旗走进会场,并受到掌声欢迎。从此,“红旗”、红卫兵名声大噪。8月1日,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复信支持他们所写的造反有理的信和彭小蒙的发言,各校纷纷效仿成立红卫兵。虽然红卫兵成立于5月底6月初,但是第一次引起社会、中央关注是从这两天的会议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小城段子     
安宁 《廉政瞭望》2015,(10):66-66
赵元在我们小城圈子里忽然间名声大噪,每逢高中同学聚会,大家都会讲他的段子。好像一夜之间,他浑身的段子刮下来一满桌子,足够给大家当下酒菜用。当然,这是在他“错失”某单位的副局长之后。在此之前,赵元是同学圈里的红人。尽管只是办公室主任。但大家都知道,在县城里,就没有他赵元摆不平的事.从教育到宣传再到司法,只要他赵元去了,就能顺利处理掉。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大”,这让赵元很是得意,人前人后都是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上海水利专家宁祥葆曾说过:“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但上海的‘水名声’欠佳,改善水环境涉及到体制、立法、资金可投入强度、舆论监督和公众意识等,这是个系统工程。”而今,三年过去,社会已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经过全市上下努力,尤其是在体制、立法、资金上给“治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水名声”从欠佳走向了“尚佳”。  相似文献   
7.
许波 《法制博览》2010,(8):74-74
当中国朋友谈起外国男人时总会说“英国男人很绅士”,“法国男人很浪漫”。我很抱歉地说,这不总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正人们说某座建筑、某个工程、某个项目是领导干部为自己树碑立传,领导本人听了未必高兴。因为这样说似有贬义,意味着领导做事情考虑自己的名声多了,未必是事业和民众急需。但领导决策实施的重大事情,肯定会留下物质性的存在和社会影响,无论领导本人有否意愿,这"碑"、"传"还是存在的。怎样看待树碑立传,在实践中掌握好原则、分寸,就很必要了。名声固然重要,但人们做事首先是为了用处,而不应图虚  相似文献   
9.
妙语录     
大型组织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向你提供进入公共媒体的迷人机遇。报纸、电台、电视台无处不在,随手可得。使用媒体成为挡不住的诱惑,很明显,利用媒体通常是为了充分展示自己。比如,最好的营销书强调公共关系比广告更加有效。因此.容易得出结论——自我促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有益于企业。  相似文献   
10.
吴晓 《今日民族》2016,(1):24-27
正纳贞·阿火,彝族,微胖、稍黑,声音洪亮。他的店——阿火·云南味道,坐落在北京的轿子胡同里。这胡同历史悠久,清光绪年间因轿夫聚集而得名。如今,食客们大多不知胡同名字的由来,均是奔着阿火的这家小店辗转而至。小店不大,上下两层,摆得下二十来张桌子;可店小名声却不小,在北京您要寻找地道的云南家常菜馆,云南味道必在口碑网站的推荐中。红三剁、彝家脆皮鱼、丽江腊排、小锅米线……阿火的云南菜味道正宗、分量十足,再加之小店独特的"彝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