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初,当时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的希丹,为作毕业论文,先后四次采访当年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过的郑超麟先生,请他详细介绍他所亲历的党的早期报刊的编辑、印刷、发行等工作。鉴于这一材料对于研究中共早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史料价值,现根据谈话记录重新整理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2.
郑超麟是我国五四时期旅法勤工俭学生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向导》周报日常编辑 ,又是《向导》周报主要撰稿人之一。郑超麟为传播马克思主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推行的"成长向导计划"是个独特的尝试,由在校大学生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生提供近一年的"一对一"服务。双方的关系发展有四种类型:平稳推进型、先抑后扬型、始终平淡型、意外中断型。助人过程中有三个要点:向导被受导者及其家庭接纳;进入受导者的生活世界;向导寻找到行动的意义。最终参与计划的双方都获得了成长,但有些问题处理不当也会存在负面影响。在以后的项目运作中,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翟佳琪 《党建》2021,(2):66-67
哈尔滨南岗区的一曼街,原名山街。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改为现名,是为纪念为东北抗战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赵一曼烈士。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五四运动后,她在姐夫郑佑之的影响下,接触到《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革命新思想的洗礼。不久,她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家乡宣传革命思想,建立团的组织和妇女群众团体。  相似文献   
5.
1947年春,蒋介石在撕毁停战协定,伸开两个巴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失败之后,又握起了两个拳头对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进行所谓的"重点进攻".国民党军调遣了 23万人马进攻我陕北解放区,而我留守西北的野战部队只有两个纵队 6个旅 2万余人,敌众我寡,形势异常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共二大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另办全国性的政治机关报,以指导国民革命。1922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任主编,彭述之、瞿秋白也是主要负责人,半公开发行。第六期起迁到北京出版,以后又先后到广州、上海、武汉等地出版。《向导》发行量开始为几千份,后增加到2—3万份,最高达10万余份。它为16开本,  相似文献   
7.
作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成长向导服务团队中的督导,我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项目执行方、督导等予以关注并及时解决。项目方面,首先是项目参与各方对项目基本目标的理解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一致。督导、向导、孩子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需要督导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督导不仅要准确地了解和理解项目的目标及价值,而且要经常对向导予以提醒,然后再通过向导传递给  相似文献   
8.
1924年1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连续两次致函《向导》周报社,就《向导》周报对国民党的批评提出严重警告。《向导》发表署名"记者"的《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实际和理论两方面驳斥了国民党的责难和批评,而且对国民党中央干涉和指责《向导》提出批评,这对于维护中共在联合战线中的独立具有重要意义。从国民党中央的批评对象和《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思想内容以及蔡和森的习惯用词来看,该"记者"当是《向导》主编蔡和森。  相似文献   
9.
胡兰花     
正刘胡兰,在中国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是一个英雄的名字,她的名字等同于雷锋、董存瑞,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她的名字是家喻户晓。毛泽东曾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人都能背下来。中学课本里有刘胡兰的英勇事迹,她面对敌人的铡刀,大义凛然,她牺牲时只有15岁,应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未成年人。也许正是她的年少,她的英勇,她死后才有了这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石风 《北京党史》2014,(3):57-59
正1920年5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6号发表了署名"T.C.I."的《一九一九巴黎的"五一"运动》(以下简称"巴黎五一")一文。对T.C.I.是谁的笔名,笔者未见有文著论述。笔者认为,T.C.I.是李大钊的笔名,换言之,"巴黎五一"就是李大钊所作,考证如下:一、"T.C.I."当是"T.C.L."(即李大钊笔名)的误排笔者在阅读1920年10月所作《中国共产党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