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寒静 《人大论坛》2014,(3):62-63
作为中国财经界为数不多的女性领导人,吴晓灵的影响力即便在她离开央行的岗位后也从未削弱。曾任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她,“吴行长”依然是人们对她的尊称。不管是过去的人民币升值、通胀预期、私募基金,还是当下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等等热点问题,现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的她依然被媒体视为最权威的解读者之一。渊博的财经知识,让她履职如虎添翼。  相似文献   
2.
其实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到了退休年龄,享受自己的生活。但是,组织上给我这么一次机会,去反映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参与和促进一些国家重大问题的解决,完善我国的一些运行机制,能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是我的荣幸,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一定去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3.
吴晓灵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和许多"老三届"一样,她曾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后,吴晓灵考上大学,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得金融学硕士学位,之后一直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她卸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进入全国人大财经委任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吴晓灵是目前中国金融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现年59岁的她,是当今国务院为数不多的正、副女部长之一,思维敏捷、性格率直。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她参与了中国大多数金融改革和决策。2004年11月8日,《华尔街日报》首次发布“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吴晓灵被列为“将在未来全球商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商界女性”。中国“女财神”1984年,吴晓灵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丰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背景为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85年,吴晓灵担任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  相似文献   
5.
观点     
《时事报告》2012,(3):4-4
中国人不缺钱缺的是对钱的配置渠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近日说,中国的钱很多,但是为什么很多企业感到缺钱呢?就是因为中国存在着过多的金融压力,对于个人的借贷和投资的自主权保护不够。  相似文献   
6.
王萍 《中国人大》2014,(6):46-46
不论是作为行业专家,还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都颇受媒体关注。推动金融改革、支持农村金融教育、小额信贷进入农村金融……正因为她在金融领域的经历、贡献与努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今年一季度出台的”如果中国不对人民币进行改革,就对中国产品实行报复性关税”的法案,将不利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出台。而针对目前人民币所面临的国际政治和投机资本所带来的升值压力,业内专家昨天对记者表示,一旦人民币升值,将为中国的进口、出口和消费的长足发展埋下隐患,最终造成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恶性后果。  相似文献   
8.
《友声》2005,(1):29-29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于 2 0 0 4年 1 1月2 5日在中国钱币博物馆共同举行了《法国铜章艺术展》开幕式暨中法文化年纪念币首发式。中法互办文化年混合组委会中方副主席、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 ,对外友协副会长苏光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黄锡权 ,法国驻华大使馆公使燕保罗 ,法国造币局代表、瑞盛德公司总裁诸葛文海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为展览开幕剪彩。法国造币局为中法文化年特别铸造的纪念银币同时首发。《法国铜章艺术展》是法国文化年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铜章艺术是浮雕艺术和金属压制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