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经过学习,我认识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多方面的要求,但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前者,讲的是党的宗旨,解决的是工作的目的问题;后者讲的是靠谁实现党的目标,解决的是依靠力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中早已解决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是千千万万个党组织和党员能否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2.
民主执政的党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质与内涵是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能够做到民主执政是由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决定的;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的必然选择。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民主执政是党领导国家和人民跳出“历史周期律”,实现长期执政的历史承诺。  相似文献   
3.
郑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6):159-159,162
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所提出的历史周期律是对历代王朝更迭的历史总结,在这个规律的背后,历代王朝从执政目的、施政方式、政权更迭方式三个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秉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却是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0)
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政权兴亡周期律,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六十多年的执政历程,党书写了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社会的壮丽篇章,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样才能跳出政权兴亡周期律。  相似文献   
5.
徐楷  田川 《前沿》2004,3(6):22-25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毛泽东 ,他精通中国历史 ,谙悉王朝兴替得失。中外一切剥削阶级政权“兴勃亡忽”的历史规律 ,不能不引起他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让人民监督政府”思想作出战略性的思考。“让人民监督政府”是毛泽东思想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 ,它的发展和现实意义对今天我党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嵌入式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前端设备按约定协议将相关物品与互联网连接以进行物品的标识、感知、信息处理、通讯,实现人对物品或物物之间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被认为是吻合第五次"十五年周期律"的概念,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和计划来抢占新一轮技术的制高点。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窑洞对”被视为中国共产党重视政权建设的经典之谈,是对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刻思考。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和政权建设需求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两个答案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要立足历史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广度予以全面把握和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8.
钱理文 《前线》2014,(5):60-60
<正>自古以来,从政者莫敢不重视民情民意。周代有"采诗"制度,目的是"观民风、知得失、自考证"。秦汉置御史,希望能发挥其天子小民之间传声筒的作用。魏晋以后,朝堂外悬"登闻鼓",小民有建议或冤情,可以击鼓告御状。然而实践证明,这些举措并没有取得长效。"采诗"只是成就了一部《诗经》,算是在经学文学上有所建树;而御史、登闻鼓,作用更小——皇帝固然  相似文献   
9.
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历史周期律"存在的物质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是我们党超越"历史周期律"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权与民心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警语。,不管是当政者还是“进谏者”。也从未停止探索良政善治的脚步。2000多年前,孟子已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0多年前,在延安的窑洞里,毛泽东针对黄炎培的“天问”爽朗对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