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3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6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6篇
法律   594篇
中国共产党   1098篇
中国政治   2166篇
政治理论   297篇
综合类   5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551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600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环境治理从启动伊始就与制度建设相伴相生.全球环境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相关机制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国际机制赋能全球环境治理,重塑国家治理行为,为全球环境治理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逆全球化现象出现、治理领域日趋扩大、大国博弈不断升级等情况下,全球环境治理暴露出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而碎片化的国际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制度建设中,经历了由被动参与到主动贡献、再到积极引领的演进历程.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愈加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拜登宣布重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美国设定"35-50"长期气候治理目标,并希望发挥自身的国际领导作用.为推进实现气候治理目标,拜登强调采用"全政府"方式应对气候危机,在内政外交两个维度积极部署气候政策.同时,拜登政府的气候新政面临严峻挑战,包括更为分裂的世界、碎片化的全球治理机制、美国自身相对优势持续减弱及其国内两党极化、利益集团反对等.拜登将气候政策重点放在气候风险及融资监管上,引入竞争性国际机制,势必会加剧全球对投资的监管浪潮.展望未来,美欧在气候融资标准、气候风险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可能趋同,而中美在清洁能源技术投资、贸易等方面的竞争将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6,(2):F0003-F0003
胡锦涛同志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致力建设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平崛起理念不仅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更是中国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合乎经济理性的战略选择。和平崛起理念实践价值,在于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潮流,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市场。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主体运行的相关性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为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必须系统地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变化趋势,创造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做出最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连战荣誉主席和夫人,尊敬的国民党各位副主席,尊敬的钟荣吉荣誉副主席,尊敬的郁慕明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10月的海南,椰风送爽,景色怡人。今年4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今天,双方又在这里与亲民党、新党以及两岸农业界人士、有关专家学者再次共襄盛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览》2006,(4):56-56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一下子平添了包括进疆人民解放军以及由“三区”民族军和驻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部队近20万人,使得当地粮食等物资供应万分紧张。为此,10万多解放军官兵,自1950年起即奔赴天山南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种粮的同时,也开始了棉花生产。为了实现在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玛纳斯河流域垦区推广棉花种植,并在1953年达到单产200公斤的目标,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兼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代理政委和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政委的王震,特地聘请来华从事援建工作的苏联农业…  相似文献   
7.
试论《奉俄协定》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奉俄协定》是一个不为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但它的签订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下半叶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即奉苏、中苏关系再起波澜,奉日、中日关系走到尽头,苏日关系的调整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贺龙在大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之际,就为迅速落实中央和平解放西藏这一特殊而伟大的战略任务运筹帷幄,在百废待兴的繁忙中,亲自拜访和请教藏学专家,为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制定进军西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思贤若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从战略的全局将西藏的解放提上了既定的目标。毛泽东决定以即将率部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主要承担进军西藏的任务。10月,中共中央决定新成立的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贺龙…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西藏和平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中显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他解决西藏问题、指导西藏革命和建设具有非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间,海峡两岸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连、宋此次大陆行,被台湾媒体和民众称之为“和平之旅”,深受海内外舆论的好评。连、宋到大陆后,所到之处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要数连、宋看望汪道函老先生的情景了。国、亲两个访问团,在上海的行程中,都把看望汪老作为重要内容。5月2日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夫妇一行。91岁高龄的汪老提前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会客厅。当客人到了的时候,汪老在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常务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