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132篇
工人农民   61篇
世界政治   5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6篇
法律   873篇
中国共产党   2567篇
中国政治   4283篇
政治理论   663篇
综合类   8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962篇
  2012年   1016篇
  2011年   1056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1070篇
  2008年   995篇
  2007年   716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1日下午,新修改的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下简称"一法一规则")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这是两部法律施行三十多年来的首次修改。与民法典这样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的法律不同,"一法一规则"似乎并不算"热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2.
20年的普法工作,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可以忽略。法治的关键意义是,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维护法律的绝对权威。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虽竭力而为,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国法治进程的“瓶颈”所在。“五五”普法已全面启动,相信直辖后的重庆会继续迈出坚定步伐,与时俱进,将一个和谐、稳定、法治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重庆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3.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了27个年头,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在改革进程中多种深层次矛盾的出现,以何种历史价值标准评价已经发生的改革,要不要继续改革,以怎样的历史价值观推动改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改革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以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评价改革必须坚持制度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和利益性标准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价值取向积极把改革推向前进。当前,人们之所以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存有一些疑虑,甚至产生一些争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在促进发展和提高效率的同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受到冲击而使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深化改革必须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06,(2):F0003-F0003
胡锦涛同志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我们国家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致力建设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和平崛起理念不仅是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更是中国基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合乎经济理性的战略选择。和平崛起理念实践价值,在于其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潮流,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市场。从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主体运行的相关性来看,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也不是孤立的。为此,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构想,必须系统地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及其变化趋势,创造最大限度的有利条件,调动一切可能的积极因素,做出最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连战荣誉主席和夫人,尊敬的国民党各位副主席,尊敬的钟荣吉荣誉副主席,尊敬的郁慕明主席,各位来宾,各位朋友:10月的海南,椰风送爽,景色怡人。今年4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两岸经贸论坛。今天,双方又在这里与亲民党、新党以及两岸农业界人士、有关专家学者再次共襄盛  相似文献   
7.
1928—1936年城市政府的专门化与科学化趋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可 《理论文萃》2006,(6):26-32,37
市级政权对推动中国20世纪的城市和社会变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市级政权的发展演变及实际运行也是近代城市史研究亟待加强的课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随着城市组织法规的统一推行,城市建制趋于规范化。新组建的城市政府受到美国市政的影响,逐渐体现出专门化、科学化的管理趋向,推动了城市管理及城市建设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06,(4):56-56
新疆和平解放之后,一下子平添了包括进疆人民解放军以及由“三区”民族军和驻疆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部队近20万人,使得当地粮食等物资供应万分紧张。为此,10万多解放军官兵,自1950年起即奔赴天山南北,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以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为目的的大生产运动。在开荒种粮的同时,也开始了棉花生产。为了实现在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的玛纳斯河流域垦区推广棉花种植,并在1953年达到单产200公斤的目标,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兼新疆军区代理司令员、代理政委和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政委的王震,特地聘请来华从事援建工作的苏联农业…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对文化古迹进行蚕食、破坏乃至拆毁的现象:古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砖房包围、古城墙为新区建设而拆除、古廊桥因修水库而淹没、古石板路被水泥路面所代替、古村落不协调地突兀起一两座不伦不类的新房……诸如此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漠视与践踏,不难在我们身边发现,民间文化真正到了需要大声疾呼、需要极力拯救的地步。在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如果对此不加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和合理协调,那么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新一轮破坏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
拓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助推农村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