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萨利克法典》(The Salic Laws,或Lex Salica)或者《法兰克人的撒利克法典》,是西欧封建制度初期影响很大的一部法典,也是最为著名的日耳曼法典。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本《撒里克法典》手抄本现存于瑞士圣·高尔教堂。围绕法典编纂年代、版本、内容以及影响地位等方面,引发了数个世纪以来包括孟德斯鸠、梅特兰、基佐等在内的法学家的关注和争论。《撒里克法典》是在继西哥特和勃艮  相似文献   
2.
3.
禾刀 《乡音》2013,(10):44-45
先说点儿题外话。一直以来,十分佩服那些敢于挑战个人极限者,曾有段时间,特别痴迷那些在川藏、青藏和滇藏等线路上的骑行侠,总觉得他们不畏艰难和寂寞,他们才配得上勇士的称号。相较于骑行,徒步给人的震撼更为强烈,这也许可以成为当年那位徒步中国4万多公里的独行侠——余纯顺声名鹊起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怪兽饰虽然古已有之,但在中世纪的西欧发展到巅峰,中世纪建筑特别是哥特式建筑中大量使用怪兽饰。它主要有建筑排水、宗教教育、驱邪等三个功能,它是神圣与世俗、严肃与嬉戏、威严与滑稽的综合,是雕刻工匠们艺术破格的特区,提供给他们丰富的创造和自由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王艳萍 《前沿》2013,(10):162-163
通过对英国18世纪小说了解后发现,哥特式小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重要的小说创作形式。哥特式小说以其对阴森恐怖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往往能够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刺激和快感,这是哥特式小说经久不衰的要素所在。为了深入研究哥特风格,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这两个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达到对哥特式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小说创作技能。目前来看,哥特式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营造惊悚的氛围和揭示人物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6.
论哥特式艺术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特式小说以其独特的神秘恐怖在18世纪中后期风行一时,对19至20世纪欧美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巨著《呼啸山庄》在主题、叙事手法、环境和人物形象刻画、超自然描写等方面广泛地运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从而使这朵世界文坛的奇葩展现出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王静  张琪 《求索》2010,(7):222-223
爱伦·坡在哥特小说中将美与恐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挖掘那些因痛苦与幻灭而扭曲的人类心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其哥特式小说所描写的恐怖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带给读者恐怖刺激的美的享受,净化读者心灵并丰富了文学审美理论。本文主要从阴森场景、恐怖意象、扭曲心理等方面解读坡的哥特小说所渲染的心灵恐惧,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体会故事带来的独特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8.
郑永梅 《前沿》2012,(17):199-200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英美文学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在英美文学发展中,哥特文学中的多数作品以揭示当时社会罪恶及人性黑暗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道德层面的研究、探索.在哥特文献的发展史中,与英美文学一样,在近两百年的发展中,其与社会、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受哥特文学自身的影响,英美文学仍延续哥特式文学传统.在此,本文针对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做以下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辉辉 《理论月刊》2006,(9):131-133
本文试图从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不同文学层面对《呼啸山庄》加以剖析,通过现代派文学的主要描述对象——异化,来探讨这部巨著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同时立足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其浪漫主义创作源泉,从而使《呼啸山庄》这部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展现出它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哥特式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营造阴森、神秘、恐怖,充满悬念的气氛,为凶杀、暴力、复仇、强奸等故事情节做铺垫。福克纳小说中的哥特成分不是目的,而是表达手段。他运用哥特手法特有的艺术效果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把旧南方罪恶的画面画大,昭示了旧南方奴隶制度的罪孽和清教文化对南方飘零子弟们心灵的毒害。哥特手法在"干旱的九月"这一短篇小说中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