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旧唐书·文本传》记载,唐人岑文本被皇上任命为中书令,回家后,却一脸忧色。他的母亲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说:“我并没有为国家做多少贡献,却受到如此重用,责任重大,怎么不忧惧呢?”亲朋好友前来恭贺他,并劝他可趁此机会多置些产业,他却叹息道:“我原本是南方的一介平民,以前仅当过一任县令,靠文墨官至中书,无汗马功劳,已使我感到很是危惧,且眼下俸禄已经很多了,还谈什么再营造产业呢?”言毕,所有人无不都感慨而退。中书令在封建王朝是个位高权重的官,朝廷颁布的所有诏令,均由其草定,按理说,能得此要职,是件大喜事。但岑文…  相似文献   
2.
正一吴光华是我的朋友。1987年《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选载著名作家浩然的长篇小说《苍生》时,老吴应我的请求,为我们节选了他责编的《苍生》的部分章节,并为我们分好了每天刊载的段落。他有大作出版,也签上字赠给我。北京出版社出版的70多部长篇小说,责任编辑都是吴光华。原北京作协主席浩然这样评价吴光华:"我的《苍生》能获得一定的成功,跟责任编辑吴光华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跟他相当  相似文献   
3.
刘婉 《学理论》2013,(15):180-181
唐代是我国短篇小说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也是佛教与道教发展的一个鼎兴时期。在这一阶段,小说的内容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多与佛教或道教发生关联,往往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体现出浓重的宗教思想。例如唐代小说中描写了诸多道士形象,这些道士的形象并不单一,不仅寄寓了作者的道教情怀,更展现了道教在那个时代的特征。通过对唐代小说中道士形象的分析,看道教是如何利用小说这一载体,在唐代传播的。  相似文献   
4.
林少川 《政协天地》2011,(10):18-20,34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期称华侨为“唐人”。宋代朱或所写的《萍州可谈》说:“汉威令行于西北,故西北呼中国为汉;唐威令行于东南,故蛮夷呼中国为唐。”又说“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往番;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往唐。”  相似文献   
5.
薄荷 《新民周刊》2022,(4):80-80
小的时候读唐人传奇,就感觉那些任氏、红拂、聂隐娘们的故事名副其实,真是"传奇":相对于情节的奇特跌宕,人物的性格往往如同箭矢一般简单直截。但也因为完全跟随故事起伏,随波转蓬的人物线里反而时常埋伏着一种潇洒,任是无情也动人。故事压倒性地大过人物,是颇为古典文学的作风;人物性格风头太劲,盖过故事,似乎更加是戏剧化的潮流。Hulu的剧集《凯瑟琳大帝》就多少顺应了后面这个风格,然而包裹着故事的一层彩蛋似的古典外壳,使得剧集在表面上又具备了玉壶光转的流丽情调,有点好玩。  相似文献   
6.
书画苑     
唐人送别皆出灞桥,折柳依依,阳关三叠,"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诗思悱恻,不知留下多少怅然!所以唐人慨然:"诗思在驴背上、在灞桥风雪里"!故宋陆游有名句:"细雨骑驴入剑门",其来有自,堪与玩味!知己昔出京,多有酬吟,以抒别绪。或不能诗,非不为也,是不知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昨日金诚(爱新觉罗·焘诚)老邀午间小饮,殷期一叙。及至换盏间,方知明夜至庐山。心有恍悟:乃揖别矣。焘老顺承郡王之  相似文献   
7.
李梓儒 《乡音》2014,(11):43-43
河北省元氏县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县内封龙山为冀中汉碑最为集中的地区,现有《汉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两块碑存。另有《汉封龙山颂》《汉三公山神碑》《汉三公之碑》以及唐人翻刻的《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录碑》等四碑有拓片存世,《无极山碑》仅有碑文流传。封龙山诸碑皆因山而得名,在见诸记载的封龙山七碑中,两块有御语山名,六块有三公山之名。问题是,封龙山、白石山今天依然沿袭旧称,而三公山、御语山之名,现在元氏东麓山脉中已早无此名。那么,这两座山究竟是今天的邪两座山呢?  相似文献   
8.
9.
李斌城 《求是》2012,(3):54-57
盛唐指的是从贞观到天宝这一历史时期,这是唐朝的鼎盛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经济社会空前繁荣的局面,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呈现出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特点。回顾这一段历史,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创造中华民族更加伟大的新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公元618年,李渊灭隋建唐。秦王李世民  相似文献   
10.
何亮 《求索》2010,(6):187-189
赵彦卫在《云路漫钞》中,最先指出了唐小说"文备众体"的艺术特征。赵彦卫所说的"文备众体"中的"体",主要指在唐小说中出现的各种文体及其要素,不完全等同于"史才、诗笔、议论"。唐小说"文备众体",受当时"行卷"、考试和仕宦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由于中国在东亚文化圈的主导地位,唐小说文备众体的艺术特征也影响了东亚各民族的小说创作,东亚的小说也有兼备多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