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海若 《创造》2012,(3):72-73
1896年,中国留学日本的大门开启时,滇东北的第一个留学生刘盛堂东渡日本,学习邻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他的举动得到云南当局的首肯。  相似文献   
2.
李宗蔚  徐晶 《重庆行政》2014,(1):106-108
正贵阳,又称"筑城",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当川、滇、湘、桂要冲,利通四省,控扼西南,是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西南重要军事枢纽。1912年(民国元年)起因培养新式军事人才,补充黔军中下层军官之需,贵州军政府创办贵州讲武学校。其后虽几经停办,数易其名,但贵州讲武学校仍坚持续办,直至1929年(民国18年)因贵州省省长周西成战死,贵州四乱,无法维持正常教学活动而结束了其整个办学历史。尽管贵州讲武学校的存办时间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而唐继尧就是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这期间也正是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以欧洲为核心向周围扩散之时.这次大浪潮使"西化"或"欧化"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也开始在唐继尧执政期间促进了云南现代化的进程,唐通过留学日本、护国运动、发展工矿产业以及创办东陆大学为云南早期现代化广开风气、引进技术、积累资本、培养人才等等.  相似文献   
4.
卢国梅  李菁 《各界》2010,(8):17-19
1945年12月1日,卢汉成为新一代云南省主席,他是继蔡锷、唐继尧、龙云之后的第四代“云南王”。相比活跃的龙云,卢汉一生谨慎而低调。卢汉唯一的女儿卢国梅对于父亲有着清晰的记忆,本文即为其口述。  相似文献   
5.
容华 《党史纵横》2014,(7):34-38
正龙云是民国滇系的第三代掌门人,是滇系四巨头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蔡锷、唐继尧、卢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始终满怀着爱国的情怀。当年,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耀武扬威,他愤怒地跳上擂台拳打法国拳师;红军长征路过云南境内,他背着蒋介石对红军鼎力相助;抗战时期,他积极参与抗战,在滇西大反攻中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期,龙云与我地下党组织联系紧密,向往光明之路。由于与共产党  相似文献   
6.
刘继兴 《传承》2010,(22):42-43
如今一提近代的军校,许多人言必称黄埔。其实,曾有过一个近代军校比黄埔还厉害,这所军校的大门陆续走出了8313名毕业生,他们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朱德(第3期步兵科学生)和叶剑英(第12期炮兵科学生)、国民党陆  相似文献   
7.
在1923年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苏联人来华担任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他对于改组和建设中国国民革命军,讨平广东军阀武装,制定和实施北伐计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加仑。加仑,原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1889年11月19日出生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省巴尔欣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1904年中学毕业后,在布店当学徒,开始接受革命熏陶,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他应征入伍,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由于英勇善战,他荣获两枚乔治十字勋章和一枚乔治勋章。1916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一等残废退役后,积极投身反抗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  相似文献   
8.
朱骏 《检察风云》2012,(2):13-14
蔡锷、李烈钧、蒋百里、尹昌衡、唐继尧、程潜、蒋介石、阎锡山…一个顶个的都是这一时期“80后”的佼佼者。他们全在日本各级军事学校学习,光陆军士官学校这所学校—期就为中国贡献了“士官三杰”——蔡锷、蒋百里、张孝准,而辛亥以后各省都督很多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相似文献   
9.
《检察风云》2012,(2):9
他们,是一连串响亮的名字。他们,出生于19世纪80年代。他们成长于清代,成名于民国,影响到当代。他们生活于急剧动荡的中国社会,他们既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亦看到了列强的强硬无理;他们既浸润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古老文明,又接受了西方的新式教  相似文献   
10.
刘布诺 《创造》2011,(10):54-55
护国军第三军总司令唐继尧唐继尧在青年时期接受的新思想,为其在云南主政期间的活动提供了思想源泉,使其在17年间不论是政治建设、市政建设或者经济建设方面都有超乎'-5时全国其他省区的创新之处,特别是他对教育的重视在今天仍有相当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