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行政许可听证程序之案卷排他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行政许可法>较以往立法对听证程序的规定相比,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即确立了案卷排他性原则.案卷排他性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听证笔录成为作出行政决定的唯一依据,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产生新的要求.禁止单方面接触规则和官方认知原则是对案卷排他性原则的补充与例外.  相似文献   
2.
胡波 《证据科学》2016,(6):656-668
由《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3款d项之规定所形成的对质询问规则,在欧洲人权法院审理“卡瓦贾诉英国”一案之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唯一或决定性规则”转变为了以“三步审查规则”为内容的“卡瓦贾检验标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仅源于英国法的影响,也有欧洲人权法院对公正标准的调校以及应对案件激增的考虑。而以该案为主线的考察对我国无疑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冰梅  张宏 《长白学刊》2013,(6):147-148
施蒂纳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虚构的“唯一者”来张扬利己主义。马克思批判施蒂纳利己主义的现象学,目的是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世界,在此基础上阐发更为丰富的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内涵,从而为唯物史观的确立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唯一住房问题,加剧了法院的“执行难”,影响了司法的公信与权威.本文拟从探完其认定标准与程序出发,探索其操作模式与配套制度,以期进一步破解唯一住房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与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和合同法上的因果关系相比,有其特殊性。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认定,其目的在于界定保险人的赔付责任范围,其背景是保险合同已对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都做了规定。因此,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认定,涉及对保险合同当事人意思自由的尊重和控制问题,这是政策判断的核心问题。保险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规则经历了从近因规则到新兴规则的演进过程。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在认定保险法上的因果关系时,应注重维持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6.
德沃金的"法律原则论"实质上是一种法律推理理论,对该理论的理解需要把法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德沃金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具有自我生成能力的"封闭/开放"二元系统。既封闭又开放的法律系统并未违反矛盾律,恰恰是保证法律自治和完全性的必要条件。"法律完全性"是德沃金法律体系的理论预设;"唯一正解"是该理论的价值归宿;"法律原则论"推理方法是沟通"法律完全性"并单调性地指向"唯一正解"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志军 《世纪桥》2007,(8):70-71
一人公司已被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最终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然而,一个公司尚有许多弊端,为此应强化资本充实义务和资本维持制度;坚持登记、公示及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建立个人财产公示制度;建立债务担保制度;完善信息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8.
《上海机关动态》2001,(10):19-22,23
(1)劳动创造价值,是在活劳动与非活劳动因素的结合中实现的马克思在强调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同时,还指出:“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马恩全集25卷)。这就是说,可变资本或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要以不变资本或生产资料的参与为条件,商品的价值正是通过现实的活劳动与潜在的非活劳动因素的有机结合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周飞 《法制博览》2013,(9):162-163
在司法实践中,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能提供的证据往往只有一支欠条。笔者认为一支欠条所承载的法律关系却不是单一的,这得具体案情具体分析。下面笔者举一案例来阐述自己不成熟的观点,在一支欠条上所载内容因时间不同、内容的添加等情况可消灭旧的法律关系、亦可产生新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抚州 《台声》2000,(9):43-44
4月15日 ,一场春雨浸涨了大地。江西宜春 ,2000年“活力杯”全国少乒赛在这里举行。灯火辉煌的宜春体育中心座无虚席。一场高水平的角逐吸引了众多目光。但见N号球台两名少年男儿正打得难解难分 ,随着拍起拍落 ,来往穿梭的小球上下翻飞 ,一位脸蛋方方 ,身体微胖 ,表情沉稳的小选手特别引人注目 ,时而上下跳动 ,时而左右开弓 ,显得特别卖劲。他 ,就是这次参赛的唯一来自台湾岛内的运动员 ,名叫陈仕文 ,年仅14岁 ,昵称小胖。少小离家尝艰辛小胖 ,客家人 ,祖籍福建 ,1986年3月生于台湾苗栗 ,现初二学生 ,就读于台湾一家体育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