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喜任 《理论学刊》2020,(2):153-160
围绕《周易》一书的作者问题,汉末经学家郑玄在汉代儒生通经致用的现实诉求以及"推阴阳言灾异"的时代风气双重背景下,充实发展了班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观点,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圣王作《易》垂教经世谱系。郑玄认为《周易》导源于有巢氏和燧人氏,两位圣王确立了《周易》"指天以施教令"的垂教经世模式。伏羲有感于燧人氏的"刻白"而画八卦,并以"消息"二字点化八卦,创立"十言之教"。神农氏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由此以农业和商业两大文明教化天下。文王系辞,以忧患之道教化百姓。孔子作传,会通伏羲的质教和文王的文教从而形成儒家文质彬彬的教化方式。从有巢氏、燧人氏到文王、孔子,《周易》一书的创作过程既是历代圣王垂教经世的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人类政教文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0)
圣王思想是颇具影响力的古代政治思想之一。本文从"圣"的初义出发,考察了由"圣"至"圣人",再至"圣王"观念产生的思想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指出圣王思想在帝制时期专制政权统一思想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坚 《统一论坛》2008,(2):43-45
2008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46周年。凡我台湾子民,都应牢牢记住历史上这个非常的日子,都应永远缅怀“开台第一伟人”郑成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经营开发台湾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4.
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资源环境保护的生态思想。在“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基础上,以“仁爱万物”为生态价值取向,提出了保护资源环境的“圣王之制”,并在社会生活中充分体现“节用爱物’’钓实践理性,是我国古代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5.
胡迌 《台声》2008,(2):58-61
《礼记·祭法》曰:“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菖则祀之,能御大患则祀之”。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赶荷虏,收复台湾,开疆护土,英名永垂青史,台湾民众尊崇为“延平郡王”、“国姓爷”。“开台圣王”,广为祀祭。奉祀郑成功之庙宇遍及台湾各地,仅主祀祠即有约近百座,名称亦多,如国姓爷祠、开台圣王庙、延平郡王祠等,以“奉旨祭奠”之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6.
陈元光创建漳州扩大了唐王朝的国家版图,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是唐王朝疆域最广的年代。武则天实际掌权的时候设置了漳州。之后,她登基称帝,重农业、重科举和发展工商业,因而国力强盛。陈元光是武则天选拔的南疆将才,也是朝廷的忠臣,他遵循朝廷的治国方略,带领漳州人民克服困难,兴漳强漳。他注重发展经济,尤其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较快地改变了漳州的社会经济落后状况,使漳州成长为有"闽粤重镇""海滨邹鲁"之称的繁荣富庶之地。  相似文献   
7.
内圣外王新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圣外王之说,是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它的多样性与相对性、效用性与理想性、冲突性与融合性三特色,厘清了中国“内圣外王”理念的发展理路,凸现了各个阶段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各自的特色,揭示出“内在外圣”的内在意蕴。自身缺陷以及价值理念,终极关切,从纵横互补中梳理中西古今内圣与外王张力和融突,使现实的伦理道德建设与国家民族的事功伟业得以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古代家训形式之一的帝训,是帝王对太子或皇子的训示与教诲。其内涵丰富,广摄儒道佛等各家学说,集政治技术、政治艺术与政治之道于一体;它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在维护古代政权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给当今各国的政治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25日,早春乍暖还寒,台北士林坤天亭,细雨淅沥,香火氤氲。 “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此刻,面对庄严肃穆的开漳圣王雕像,素不相识的两岸信众满怀敬仰、尽是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社会对"圣王之道"的追寻是建构于对统治者伦理特质的一系列要求之上的,其中涉及的人格、心性、道德和理性等特征,对于现代政治中的"合法性"问题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