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澳门声色     
赛狗与赛马是澳门博彩业中的重项,红火之极,加上赌场,就是三足鼎立了。我不谙赛事,也没赌瘾,偶进葡京瞟一眼,难以动心,于犬马毫无发言权,只想写一点我看到的声色。音乐节三次到澳门,一次是观摩艺术节,两次观摩国际音乐节。艺术节在3月,音乐节在10月,都是澳门的好季节。这两节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工作的重点,逐年做来,有声有色,渐入佳境。举个例子:音乐节是澳门的葡国总督夫人发起的,最初几届都是送票请人来看演出,场内往往还空着许多座位。回归以来改变了宗旨方针,以树立文化品牌为己任,从宣传到营销都加大力度,2002年这届音乐节的售…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民族精神的意域作了阐释,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特质进行了挖掘,最后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弘扬民族精神来培养新生代高尚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4.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合看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理想的,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看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看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人格境界诉求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汉诺威红线     
我们就要越过一座桥,这座桥下,是四个水神的雕像,湍急的河水倾泄出来,给人们带来生命之泉。显然这是这个城市最为古老的地方,就在旁边有一个大的雕楼样的大谷仓,据说是这个城市最为古老的建筑。也许早先的人们就从这条河上运来他们的食物,物品,再放到这个雕楼里,再流通到市场上去的。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0)
圣王思想是颇具影响力的古代政治思想之一。本文从"圣"的初义出发,考察了由"圣"至"圣人",再至"圣王"观念产生的思想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指出圣王思想在帝制时期专制政权统一思想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日趋关注,城市遗产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引重视.巴黎,这座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和现代都市,以她独有的、非凡的城市建没成就在世界城建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其城市遗产的建设管理水平远远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8.
禾刀 《乡音》2011,(10)
如果不是那场非人类般的残酷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她们挺身而出换得16位学生的安宁,大抵是没有人记得这13个原本被人们视若卑贱的女人。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包括我姨妈孟书娟在内的16个女学生,对这些同样遭受战争涂炭的失足妇女(有的还是幼女)并不待见,反倒极尽鄙夷,乃至恶言相向。这不仅仅因为她们原本就处于社会道德的洼地,还因为她们的到来,加剧了教堂内原本捉襟见肘的口粮危机。玉墨等人并没有渴望别人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她们只是以为,踏进这块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一件从海外回流的清代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多穆壶"(一对)在中贸圣佳春季拍卖会上以9072万元拍出,创造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仅仅两年后,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在香港拍出1.1亿元,重新改写了珐琅器拍卖的世界最高纪录。这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乃皇家御制香炉,传世品中双鹤香炉仅此一对,曾为19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德·莫里森(Alfred Morrison)的放山居(Fonthill House)之旧藏,为存世孤品,也是传世珐琅器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中国减灾》2011,(2):12-13
食疗之法,古人颇多研究,运用得当,其效不菲。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有关食疗的趣闻轶事,现撷取几则,以飨读者。昭明太子和"御寒汤"昭明太子萧统当年在江阴顾山读书编书时,与桃花庵的一位尼姑儒贞相遇,交往中双双生情,彼此倾心相爱。昭明太子勤奋用功,日夜苦读,难免遭受身寒腹饥之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