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跃乾 《求索》2007,(2):213-215
台湾变成日本殖民地后,以蓄发长袍和缠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风俗习惯不得不变革。了解世界潮流特别是祖国大陆改革情况的士绅(知识分子和绅商),积极推动断发放足运动,起到了领导作用。而总督府起初并不用公权力推行断发放足,只是到了想同化台湾人时,它才使用了公权力。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开明士绅以其读书明理、德高望重等传统优势,积极支持赞助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民主运动。一批以李鼎铭为代表的杰出开明士绅,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民主运动中涌现,发挥了极其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代之前中国乡村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地方基层的治理形态又是如何。众多的研究关注到中国乡村治理形态的特殊之处,并且主要形成了结构视角下的中间阶层社会整合与国家权力文化网络整合的视角。社会结构整合论侧重中间阶层的权力支配,国家与地方之间通过士绅、地方精英的正式与非正式治理结合方式维系乡村社会秩序。权力文化整合论则认为乡村社会共享的价值符号、象征、礼仪等权力展示造就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一体性,国家正是运用正式权力的文化网络治理基层。传统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是一种融合了结构与文化的认同治理,这种治理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依赖资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晚清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中央政权的衰微,以士绅为主导的社会基层组织权力呈扩张趋势,传统的士绅阶层加速了它的嬗变过程,与中央政府渐行渐远,并最终以新的面目走向了清王朝的对立面。本文着眼于晚清士绅的角色转换过程,并力图揭示该过程对清王朝崩亡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则永 《团结》2011,(6):47-50
武昌城头的枪声.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各省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联合新军、会党、学生、商人、士绅乃至官僚等各阶层人士,携手推翻清廷的统治。革命之火.迅速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清廷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表示拥护独立。  相似文献   
6.
智效民 《各界》2013,(3):25-28
大约十年以前,我在《南方周末》发表《开明士绅刘少白》以后,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麻烦,其中最主要是一些当事人的后代对我的动机产生怀疑。其实我写这篇文章,一是因为我与刘少白先生曾是邻居,而许多人对这位被毛泽东称之为“开明士绅”的老人并不了解,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7.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回顾延安整风时期老一辈革命家践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往事,我们在敬佩他们的胸怀与勇气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警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期的台湾抗日民族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殖民地民族解放浪潮的一部分,整个运动追求最终回归祖国的目标与指向是清晰的。本文从曾经主导这些运动的士绅阶层切人,来厘清台湾抗日民族运动的路向,相信这对于把握台湾近现代社会变迁和主流趋势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代汉口社会自治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并存,即传统会社、士绅咨议、近代商会、嵌入型地方自治共存共治的治理样态。传统会社是民间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雏形;咨议局为士绅阶层提供了组织化、制度化的参政、议政渠道;近代商会是社会行业自治的典范;自上而下的政府嵌入型地方自治使王权与民权分离并法律化、制度化。它是我国城市由传统封建市镇向近代城市转化大背景下的社会自治,开启了由王权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北方 《南风窗》2014,(14):20-22
<正>根据历史逻辑的启示,检讨过去一些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失误,重建基层的良性秩序,实为当务之急。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中国,国家的稳定建立在基层亦即乡村的稳定之上。基层崩溃是政权崩溃的先声,在这种情况下,要么国家无法从基层提取足够的资源来抵御外来入侵,要么老百姓揭竿而起,结果都是改朝换代。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