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8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22,(1)
戏曲谚语的表述基本上是白话,短小简练、言简意赅,比如“说书的表嘴,唱戏的表腿”“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等。武打、演奏方面的谚语也有很多,比如“五年的胳膊十年的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七分锣鼓三分戏”等。表演方面,强调的是“言必口眼心”,以内在的情感为主,如“变口唱为心唱,化歌者为文人”“眼大无神,庙里泥人”“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等等。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的谚语,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活泼的方式、寓意无穷的内涵,世代流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思想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俄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谚语。  相似文献   
3.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具体的生产、生活经验构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容与形式的自由结合产生了既有普遍性、又有地方性的二十四节气知识。二十节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自由结合关系,使其传播有着超空间性,传承具有超时间性。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知识,歌谣、谚语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与传承方式。在当代社会,各种传统的节气歌作为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或者应该得到保护,但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大量新编节气歌。这说明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经验框架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实用功能,而且歌谣、谚语仍然是其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4.
农冰慧 《传承》2012,(22):66-67
从声、韵、调三方面对天等壮语与标准壮语的语音展开比较,找出两者异同。通过比较发现:标准壮语的声母,天等壮语基本上都具备;韵母有94个相同,标准壮语比天等壮语多14个韵母;天等壮语与标准壮语大多声调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5.
政治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公民意识,要提高政治上成熟就必须提高理论素养,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之理论成为自身的素养。从而正确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决策工作。本文针对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素养作为典例,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6.
韩吉绍 《人民论坛》2022,(23):126-128
气象学在中国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古人初步掌握天文物候规律后,开始进一步总结生活生产经验,进行天气预测。历经各时代递进发展,人们发明了很多种天气预测手段,如龟卜、易占,观天文及云气,察地理及动植物等,并发展出一些独特技术,如测风量雨工具等。古代的天气预测知识主要是经验的结晶,在陆地和海洋方面均取得重要成就,对传统气象学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在唐代仍保持象耕这种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泰人没有象耕的记载,但象在先民落后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象谚语的创造和沿用,从中可以透视出被人们淡忘的泰民族女权文化史及其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8.
王晨  赖敏 《中国减灾》2012,(4X):13-13
<正>"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国文化的印记,如果丢失了,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呼吁,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李修松说,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理应申遗。他的申遗理由有三。首先,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它们对指导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在今天,广大农村农民群众还在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11,(9):25-2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谚语 知恩图报,善其大焉。一中国谚语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中国谚语 施恩图报非君子,有恩不报足小人。一中国谚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急行军。这始于王朔小说中作为一种社会人格的橡皮人,他们一味追逐时代的脚步,将自己转得像个陀螺战士,徒劳而忙碌的生存状态将使他们的心灵变得苍白枯索:无情、无梦、无痛无趣。成功主义的束缚、阶级板结、价值偶像的缺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迷失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他们沦为"路人"、"看客",经历着才智枯竭、情感枯竭、智力枯竭,或许有一天,他们的灵魂最终也会枯竭。印第安古谚语说得好,当我们走得太快时,应该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