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丰国欣 《理论月刊》2013,(3):101-104
本文认为,传统上从语法角度分析汉语复合词内部结构容易混淆“自由形式”和“词”,汉语复合词的内部成分处于“位”“序”互动关系之中,“位”的组合形成了复合词的结构——“序”,而“序”在语义上表现为“(具体)意义+概念(意义)”的结合,在逻辑上表现为“义象+义类”的整合.文章指出,西方语素观无助于汉语复合词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庄子哲学及其演变》最初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的第一册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88年。20多年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感谢李泽厚先生。1983年笔者的文章《〈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新证》在《文史》辑刊第十八辑发表,李泽厚看到了,就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辑黄德志女士说:"有一个年轻人,我认为他是年轻人,写了一篇关于庄子的文章,很好。你们应该找他写一本书,十几万字,我写序,你们出。"当黄德志知道我正在写博士论文后,就建议我将博士论文交给他们出,由此又引出了后来的博士论文文库。这里特别令人感念的是,当时李泽厚先生全然不知道我是谁。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反义复合词由两个单音节语素构成,而且语素义之间有着相对或相反的关系。这两个语素组成并列关系,形成并列式复合词,即反义复合词。本文主要从反义复合词的界定入手,将反义复合词的语素组合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从共时的角度,对其语法、词义、色彩、文化等相关特点展开针对性研究。另外,本文分析了外国学生学习反义复合词时出现的偏误,研究发现其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有反义语素的语序、语境以及母语带来的负迁移等方面,并针对以上偏误,利用语素法、语用等方法多角度、针对性地提出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4.
传统语法对汉语复合词的结构分析多套用句法分析方式和手段。这一方面更加模糊了词和短语的界限,另一方面实际上无法贯彻到底。具有词汇属性的复合词其结构是不能从句法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汉语复合词的构造主要是意合而不是形合,其结构方式比几种有限的句法形式要复杂得多,灵活得多。通过意合手法产生的复合词含义丰富,色彩鲜明,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5.
孙琳  向熹 《求索》2014,(2):142-145
古代典籍的传播对语言的发展影响极大,化用和创新典籍中的语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新词新义产生的重要来源。源于《诗经》的组合式复合词,就是抽取《诗经》不同诗句中的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有的出自同一首诗相邻的两句或四句,有的出自同一首诗的不同章节,有的甚至出自不同的诗篇。组合新构词的结构以联合式为最多,偏正式次之,主谓和动宾式的复合词较少,与汉语词汇结构的总体分布和发展趋势一致。这种重新排列组合再利用的方式使一些旧的语言词汇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