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略论内部行政救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新国 《行政与法》2002,(10):38-39
公务员的行政救济属内部行政救济。公务员无法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获得救济,势必影响公务员救济的公平、公正性。因此,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提高对公务员救济的实效,即进一步严格内部行政救济的程序和责任;将一部分行政机关内部权益纠纷纳入行政复议范围;对涉及公务员重大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纠纷实行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2.
1986年,英国检警分离,成立了皇家检察署来负责刑事案件的起诉工作。皇家检察署在其执行刑事起诉的工作中,需面对和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检察官的规则问题,皇家检察署的法律地位,检警关系问题等。这些也是英国近年来的刑事诉讼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赵明 《中国公证》2005,(12):46-49
一、公征投诉概述 公证投诉,是当事人对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或者作出的不与受理、拒绝公证、撤销公证书、不预撤销公证书的决定有异议,可以向公证处及其有管辖权的司法行政机关进行投诉.  相似文献   
4.
基本案情2011年1月,某中学退休教师李某向某市监察局实名举报,反映该校校长袁某(行政监察对象)在该校某项目开发中收受有关公司所送住房一套。该市监察局经核查后确认,未发现袁某有举报反映的收受住房问题,于2011年6月了结此举报件,并向举报人李某电话反馈了情况。2011年8月10日,李  相似文献   
5.
诉愿审议委员会是台湾地区诉愿制度得以发挥作用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关键性设计。在组织建构上,诉愿审议委员会强调委员的专业知识、资格条件、构成比例以及个案回避,追求诉愿机构的中立性;在机构运行上,诉愿审议委员会通过在审查——审议——决定的全过程中贯彻公开和公正的理念,追求诉愿程序的准司法性。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台湾地区诉愿审议委员会的实效,也启发大陆地区要以中立性和准司法性来完善我们的复议机构及复议程序。  相似文献   
6.
美国有关专利有效性争议的主战场,正在逐渐由法院体系导向行政体系.近年来,美国对专利授权后无效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修改后,通过行政程序挑战专利权有效性的诉讼数量大幅提高.本文系统梳理美国专利无效制度的改革要点,分析新制度实施后的发展和影响,提出对我国相关制度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第1号为贯彻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完善行政复议和诉讼权利告知,我局对自行制定的税务执法文书进行了梳理,决定修订执法文书24个(见附件1),废止执法文书30个(见附件2)。本公告自2015年2月15日起施行。《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扩大委托银行代征个体...  相似文献   
8.
正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相似文献   
9.
10.
认定信访处理行为可复议性的要件是存在一个具体行政行为,该具体行政行为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且该具体行政行为有可决定性。信访类型可以分为批评、建议式信访和行政救济式信访。信访处理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行政救济式信访所作出的一种处理。信访处理行为可以分为首次处理行为和第二次处理行为;第二次处理行为又可以分为重复处理行为和改变处理行为。首次处理行为、改变处理行为和撤销处理行为符合可复议性的认定要件。不履行信访处理法定职责的行为具有可复议性。当信访救济与行政复议救济发生竞合时,行政复议救济应当优先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