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些日子,一位读者朋友在给本刊来信时说,最近几年,《中国人大》的"面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外包装上,也体现在内容上。翻看现在的《中国人大》,"内部痕迹"少了,八股式的文章少了,抽象的理论文章少了,代之以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3月,戈尔巴乔夫过完了自己85岁的生日。俄罗斯进行了一次民调,显示仅有12%的人认为戈氏是个勇于担当的领导人,其余皆是评价不高。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仍在向其祝寿时称赞他是"不凡的社会活动家"。那么,退休的戈尔巴乔夫,在做什么"社会活动"呢?  相似文献   
3.
商家打折促销商品、赠与商品出现问题,商品外包装损坏,商家声明在先“概不退货”,可否退货?来自某消费者协会的专项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商家服务人员和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说不明白。面对商家的诸多“不退货”,法律是怎样规定的?下面案例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4.
王文华 《创造》2008,(6):82-84
“大经典”内在品质和外包装均传承红塔山品牌的优良基因,与“经典1956”、“经典100”等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5.
《现代人事》2000,(6):43-43
小时候,我对服装并不太在意,直至上了大学,学了服装设计专业,才对穿着打扮有了几分爱好,日渐注意起自己的外包装来。通过几年的艺术熏陶,自己对服饰的装扮、搭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悟出了一些道理:男子汉应当在充分了解自身条件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优点,穿出男子汉的气质,切不可盲目跟流行,否则,反而会弄巧成拙。  相似文献   
6.
日前,不少乘坐东航、上航航班的乘客发现,航空餐盒外包装上印有新天地、石库门的图文介绍,打开盒盖后,内页上印着“笃笃笃,卖糖粥”、“八字令”、“摇啊摇”、“木头人”等童谣,勾起了儿时记忆。乘务员发现,一些年龄较大的乘客会将餐盒的纸盖撕下,带下飞机留作纪念。  相似文献   
7.
林佳 《党建文汇》2006,(4):37-37
近日,在重庆东田药业有限公司原料车间当工人的谭春节披露了该公司生产“回锅药”的内幕:一些药品因过期或即将过期、产品质量不合格而被收回后,被分配到工人头上,剪破外包装和内包装,取出胶囊板,由工人一粒一粒地顶出,摘去胶囊帽后,抖出药粉在塑料袋子或铁盘中。药粉再交到制剂车间,混合一定数量的新药粉,做成“新药”,打上批号后重新投入市场。一位女工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加工返工药,因此工人们生病了都从不买自己厂子里产的药品服用。她看到有的胶囊已经硬化,严重的外观变色、霉变,不严重的胶囊上也有斑斑黑点。  相似文献   
8.
刘亚  郝红梅 《方圆》2020,(2):50-53
“怪怪的,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肯定不是星巴克咖啡的味道。”在一段时间内,包括江苏、浙江等地的不少人反映,从超市或商店里购买的星巴克VIA免煮咖啡,喝起来总是“味道不对”。但是看咖啡外包装和售价,星巴克咖啡真假之谜文|方圆记者刘亚通讯员郝红梅邓云峰就想看能否在内地自己生产。经过多次找配方,但发现做出来的味道总不对。尽管如此,他还是决定冒险自己生产,在广州等工厂生产假冒的咖啡身边·LI FE确实是标准的星巴克商标和价格,不像假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9.
周末,朋友带上两瓶龙舌兰酒去参加聚会,每瓶酒净含量为700ml。之前听闻,针对携带含酒精的液体乘坐地铁的行为,当地曾出台相关规定,但携酒当天已记不清规定的上限是多少。虽然心里有些"打怵",可出于"碰碰运气"的想法,她还是带酒走进了地铁站。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地铁站工作人员像检查普通液体一样,只是让朋友把酒从包里拿出,看了看外包装,就放行了,连身份证也没有查。见面后听她说完,我想起大约两周前在同一条  相似文献   
10.
刘亚  郝红梅 《方圆》2021,(7):35-38
“怪怪的,也说不上哪里不对,但肯定不是星巴克咖啡的味道。”在一段时间内,包括江苏、浙江等地的不少人反映,从超市或商店里购买的星巴克VIA免煮咖啡,喝起来总是“味道不对”。但是看咖啡外包装和售价,确实是标准的星巴克商标和价格,不像假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