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86篇
工人农民   48篇
世界政治   3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5篇
法律   405篇
中国共产党   1026篇
中国政治   1459篇
政治理论   444篇
综合类   6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引领、固基、统合、拓展、协同等五个方面的独特作用.新时代,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央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与世界其他政党的关系业已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此背景下,党的对外工作需要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上完善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努力搭建更多形式、更多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同时加强对世界政党的方向、理念、认知、责任引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更多支持者、赞同者、同行者,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超347万亿元,是世界重要的金融大国。血液一旦被污染,将威胁的就是全身健康。金融行业腐败具有极强的蔓延性,它不局限于行业之内,会向其他领域传染、扩散,可能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冲击,也可能诱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效应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中先进典型效应发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18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正向教育强国迈进。70年沧桑巨变,当时光回溯到70年前,在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上,新中国又是如何通过扫盲运动,建立起文化自信和建设激情的?  相似文献   
6.
宋雄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1):104-114,127,128
党内法规能否执行到位,关系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关系到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和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重要议题。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本研究选择《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在T省的执行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逻辑,直接从经验材料入手,不断归纳、对比和提炼,提出"行动者‘漏斗效应’"的解释框架。党内法规执行的行动者受认知共同体、制度协同性、激励与约束与行动者知识的因素制约,呈现层层失守的执行损耗。  相似文献   
7.
钟飞腾 《人民论坛》2020,(8):128-129
从中国方面来看,将新型大国关系从俄罗斯拓展到美国,并且取得积极成效,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历史性实践。可以说新型大国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框架,已经蕴含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中。  相似文献   
8.
梁文武 《德国研究》2003,18(4):60-65
20世纪20年代中期魏玛共和国外长斯特莱斯曼冷静地分析了魏玛共和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推行了一条理智而务实的外交政策.其目的在于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手段在于实现与法国的和解,加强与巩固与苏联的关系以及调整与美英两国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再调整阶段,中国的崛起与日本政治大国战略步伐的加速使两国关系在多方面出现结构性矛盾,这决定中日关系发展的波折性。对未来的中日关系,我们不宜对此抱过高的期望。但我们也不宜持悲观态度,中日经济关系现状表明两国关系仍存在着巨大改善的前景,这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核扩散与反扩散斗争空前激烈,伊朗民用核问题升温及朝鲜核试引起人们对国际防扩散体制行将崩溃的担忧。更深层的问题是,围绕民用核开发的国际斗争在全球传统能源告急的大背景下日益白热化,并导致核扩散内涵的不断深化与拓展,而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防扩散体制漏洞进一步凸显,美国的单边主义及大国协调对此均显力不从心。探求有效的防扩散体制,确立面向未来的核秩序,要求国际社会制定出综合、全面、彻底的长效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