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大鲵维氏气单胞菌病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维氏气单胞菌自然感染大鲵的肌肉、肝、肾、肺、肠道等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肝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肝细胞空泡状变性,肝血窦内见大量血细胞;肾集合管中可见少量蛋白样物,血管球扩张,有的溶解坏死;心肌纤维溶解,甚至坏死,可见充血和出血;胰细胞颗粒变性;肺偶见充血;脾索排列紊乱,脾窦中充满大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肠道内肠绒毛溶解脱落,有充血现象;肌纤维蜡样坏死,肌细胞核浓缩凝固,深染,破碎。证实,维氏气单胞菌能使中国大鲵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而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蒋玲 《前进论坛》2013,(9):52-53
上海科技馆有个小小的科普影视创作部。这个仅有6名工作人员的团队,在中国科教片日渐沉寂的今天,令人惊奇地打破"Discovery"(发现)等国外科普片十多年来对国内银幕的垄断,拍摄制作了"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纪录片和《重返二叠纪》等多部科普特效电影,屡获业界殊荣。盛誉背后,是农工党党员、上海科技馆科学影视中心主任兼科普影视创作部主任李伟多年来对科普电影的满腔热忱和执着追求。国产科教片的"破冰"之旅《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相似文献   
3.
余策星  陈彦 《世纪行》2009,(12):12-13
金秋十月,在新中国六十大庆之后的10月18日,房县九道乡香炉山下传来一个特大喜讯,姚永红人工繁殖的娃娃鱼出苗达到五千多尾。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局:大鲵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和发展,其野生种群的主要栖息地得到保护,局部地区种群数量有所恢复;人l-~lJ养繁殖种群数量大幅增长,在部分地区已发展成为一项新兴产业,在培育养殖新品种、促进产区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  相似文献   
5.
李胜 《当代贵州》2012,(20):48-49
120米,一段常人不到两分钟就能走完的距离,却让黔南大山深处三名党员走了足足400多天。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三名党员,为带领群众养殖大鲵致富,用400多天时间,硬是在大山里拓宽深挖出一个120米长的山洞,而这120米,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条各族干部群众奋力脱  相似文献   
6.
贵定大鲵产业发展的3年实践启迪我们:特色农业产业必须结合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无中生有”;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必须坚持全省一盘棋,既防止“一哄而上”。又排除“各自为政”。  相似文献   
7.
大鲵体表溃烂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病理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自然发生体表溃烂病大鲵的皮肤、肌肉、肝、脾、肺、胃肠道、肾等器官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肠道黏膜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坏死;肝中央静脉扩张淤血,肝细胞肿胀,体积增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及胞核淡染、溶解、消失,只剩下细胞轮廓,肝间质充满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肾间质出血,大量红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严重扩张、充血,肾小囊扩张,部分肾小囊内可见均质红染的蛋白样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溶解、消失,管内有大量管形出现;脾实质细胞弥漫性坏死;肺泡腔内充满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肌肉可见间质水肿,间隙增宽,肌纤维零星分布;部分肌细胞肌浆凝固、红染,有的肌细胞胞浆溶解成蜂窝状,甚至胞浆大量消失,只剩下肌膜.表明,患病大鲵除体表皮肤肌肉变化外,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王忠 《当代贵州》2014,(24):44-45
正2013年,正安县实现整体脱贫,中观、乐俭等6个乡镇通过"减贫摘帽"验收。两年来,正安县贫困人口减少4.6万人,并成功申报"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大鲵之乡",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今年上半年,正安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7.7%,在全省5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名第一、在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中排名第一、在遵义市排名第一。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2  相似文献   
9.
蛙病毒感染致养殖大鲵大规模死亡的电镜观察及PCR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2009年12月甘肃陇南与陕西汉中养殖的大鲵发生的以皮肤出现白点、出血斑、溃疡,四肢肿胀,溃烂和头部肿胀为特征并引起大规模死亡疾病的原因,采用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方法与电子显微镜观察对患病大鲵进行了蛙病毒感染的诊断。结果显示,在病鲵的肝、脾和肾中发现大量直径为140~180nm的虹彩病毒样颗粒;针对蛙病毒的特异性PCR扩增出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500bp的目的片段,测序后经采用BLAST软件分析,发现其与GenBank中的蛙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同源性达96%~99%。确认本次养殖大鲵发生大规模死亡是蛙病毒感染所致,首次报道了蛙病毒感染对我国养殖大鲵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大鲵,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人们习惯称它为“娃娃鱼”或“大头鱼”。早在3.5亿年前,大鲵就在地球上生息繁衍。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栖动物之一,它曾有过体长近2米、体重逾100公斤、寿命达200岁的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