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音乐界美声艺术教育中,郭淑珍的地位和影响很特殊,有媒体曾称她为“掌门师太”。郭淑珍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极负盛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更是成就卓著的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歌剧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5日,是董必武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家、我们湖北人民的杰出代表。一董必武同志是深受我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清朝政府的腐败  相似文献   
3.
严济慈是世界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我国现代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学家.在他的一生中.曾为祖国培养了几代科技精英;不仅如此.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严济慈终身以“探索未知.发展科学”为己任。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相似文献   
4.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是1784年康德60岁时写的一篇论文。康德一般不大谈论历史,但是在这篇论文中,康德可以说第一次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历史观。因此,通过研究康德在这篇论文中所表达出来的历史观,无疑对理解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历史观有直接的帮助。而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的康德,其历史观也深刻影响了黑格尔,通过黑格尔又对马克思的历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回忆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人类航天科技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6.
葛诗畅 《当代贵州》2013,(14):34-35
中国现代桥梁奠基人茅以升于1941年发现葛镜桥,认为是一大奇迹,将之与赵州桥相提并论,赞叹"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一条江、一座桥、一个人,由于历史的风云际会,成为崇山峻岭中一道厚重的人文景观……在福泉古城东南5里许的叠翠山下,麻哈江穿峡而过,在"夹岸两山高,犀江水怒号"的砥柱峡犀牛潭,巍然耸立着明代古迹葛镜桥。它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4,(4):63-63
作为我国“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医,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堪称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8.
史飞翔 《党课》2012,(10):103-10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无可比拟。他曾是近百年来第一位受到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在如何面对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上,鲁迅表现出他难得的清醒与理智。  相似文献   
9.
李衍增 《世纪桥》2009,(4):24-25
王鹤寿(1909—1999),河北省唐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工业部部长、国家建委主任、冶金工业部部长、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等职,是新中国冶金工业的重要奠基人。1979年后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常务书记、第二书记。他的一生,有着许多令人称道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学科的“东方学”产生于近代西方。20世纪初在东西文化对话中,东方的知识精英审视自身的传统,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立场的“东方学”。泰戈尔是东方“东方学”的奠基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西方真正认识东方的文化象征。他是在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中,具有整体东方意识的思想家和诗人。他对“东方学”的许多课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对东方文化的精神实质、现实中东方文化的建设策略、东西方的关系等论题都有具体、系统的探讨与建构。他创办的“国际大学”,成为东方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了大批东方传统的继承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