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家祥 《政府法制》2013,(23):25-25
近年来"被字句"走俏,有"被增长"、"被幸福"、"被拆迁"等说法,但没听说有"被当官"的.可这种稀罕事也曾有过,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就是一例. 陈永贵一生跌宕起伏,书写了一个农民的传奇.他原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支部书记,"文革"期间,他先是当了省领导,1975年1月又当了国务院副总理,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他说:"我当副总理,自己思想上真是没有准备,可开会时一鼓掌就通过了."有顺口溜日:"昔阳一大怪,文盲能把宰相官帽戴." 其实,陈并非文盲,他没上过学,但经过后天学习还是认识一些字,能勉强看报.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半文盲.虽然没多少书本知识,但有社会实践经验,当个公社干部或县干部都不会有问题.可要当国务院领导,实在是难为他了.  相似文献   
2.
张献忠 《人民论坛》2014,(10):191-193
"比"字句X比YW中结论项"W"的结构形式不一样,语义也不一样,传达的语用信息也不一样。当状态形容词进入"比"字句时必须有"还""更"与之共现。而"比"字句中的副词和形容词的数量补语常常同时共现。副词状语和数量补语都是对述语形容词起限制说明作用,当限制说明同一个内容的两个成分同时出现在句子中时,就会产生其语义配合和语用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3.
"给"字在方言语法里互有差异,本文考察了天水话的介词"给"、动词"给"和附着在动词前后的助词"给",比较分析了这些"给"字独特的语法意义、与众不同的用法,以及由此构成的"给"字句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连N也V"格式的致歧情况,发现除了N的"施事与受事同词"的语义成分特点的确是致歧的原因外,N还有另外的10种"语义成分同词"特点也可以导致句子的歧义。  相似文献   
5.
刘永红 《政法学刊》2010,27(5):23-27
"对"字句是法律文本中使用频率较高、应用比较有特点的的句式之一,它在法律文本中主要有强调突显、指示范围、分类列举等语用功能,但运用中有与"对于"句混用现象,并存在滥用、漏用、错用等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潘文 《金陵法律评论》2006,(2):150-154,160
“被”字句在不同语体中的分布及句法结构、语义特征都有差异。用“叫、给、让”来表示被动的句子只能出现在文艺语体中,并且“叫、让”后的宾语不可省略;在“为+所”构成的“被”字句中,动词既可以是处置动词,也可以是判断动词和心理动词,并且不同类别的动词在“为+所”“被”字句中的句法表现并不相同。文艺语体中“被”字后以带宾语为常见,而事务语体和科技语体中“被”字后以不出现名词性成分为常态;政论语体中,“被”字句的动词可以是光杆动词。  相似文献   
7.
王丹 《学习月刊》2009,(10):34-35
“(X)比YW”式是汉语表比较的一种常见句式,称为比字句。W是表示比较结果的谓语中心成分,对于比字句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整个格式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变为“(X)比Y”式。在历时演变过程中,“(X)比Y”式是曾与“(X)比YW”式平行的一种格式,“比Y”是谓语中心,“比”是动词,这种格式我们称为比动式,这类句子就叫比动句。古汉语比动句和比字句存在渊源关系,比字句是由比动句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百合 《工友》2011,(7):15-15
从三年前“被”字句肇始的“被就业”、“被自杀”,到后来的“被幸福“、“被捐款”、“被增长”、“被中产”、“被去世”、“被派遣”、“被罢免”、“被离婚”、“被旅游”、“被精神病”……“被”字句的流行并非影视明星只是名噪一时,相反地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郝世宁 《世纪桥》2010,(11):17-17
2009年度,一种不合语法规则的"被"字句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被"字跻身2009年十大流行汉字。"被"字句活用的深层原因是公民权利得不到维护,同时也是公民权利意识集体觉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赵晓敏  方环海 《理论月刊》2008,(3):132-133,176
本文回顾了上世纪20年代以来汉语被动句的研究状况,涉及对这类句子范围的界定、分类、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近些年来对被动句现象进行考察的情况.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该问题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