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山县是位于山西吕梁山区的一个人口仅14万的小县,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这里也长期饱受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问题的困扰。3月15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被召集到一起,就方山网吧的存废问题进行讨论。一说到网吧,大家都义愤填膺,非常激动。讨论之后集体得出结论:网吧对孩子们弊大于利,应该关闭。几轮检查过后,县城所有的网吧都被证明是不符合规定的。其中五家证件不全,另外两家则没有任何合法手续。从今年5月起,这个县县城所有网吧已被全部取缔,并受到县城各界广泛赞许。 也有一位官员对此表示异议:“这将影响到方山这一代甚至下一代的孩子们学习新技术,接触最新的信息。”说说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死刑存废的中国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刑存废之争虽已持续了200多年,但至今仍具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意义。根据对死刑存废价值评判系统中各价值的排序分析,废除死刑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中国也必然将废除死刑。但分析中国现有的经济、政治及人文背景,在中国全面废除死刑的条件还不成熟。中国现阶段只能以刑罚的公正性和效益性作为价值取向并充分考虑刑罚的人道性,严格限制死刑便是一种相对合理且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深化,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已成为诉讼法学界探讨的一个热 点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的主要缺陷,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废之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阐述了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
张进 《法制与社会》2015,(9):284-285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司法界和学术界可谓是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死刑是“存”是“废”的问题一直没有盖棺定论.当然,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死刑制度的完全废除显然是不现实的,也不适合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毕竟死刑制度的由来,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民众心中有着极大的威慑力,对于违法犯罪的发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虽然,我国目前不适合完全废除死刑制度,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在对死刑的立法层面做出严格的限制,对死刑的适用条件做出严格的规定,在死刑的数量减少方面,贯彻实行“少杀,慎杀”的政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1)
由于当下种种国际人权公约的要求和制约,各个国家在都使用各种技术措施向其他国家和国内公众积极地表达其对死刑废止的态度,以表态防止国际舆论的批判。就我国死刑的前景是废除还是留存,从国内外形势和死刑本身的性质的探讨出发,短时间内废除死刑是不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生活状况的鲁莽决定。而我国现阶段对死刑的保留和限制是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刑罚轻缓化现已成为世界刑罚发展的趋势,限制死刑甚至废除死刑也成为了普遍的共识。许多国家都已废除死刑这一残酷、不人道的刑罚,我国也通过两次刑法修正案不断限制死刑的适用。但是根据犯罪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现阶段在我国若贸然废除死刑会使得死刑至无期徒刑的区段内缺乏弹性,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严格限制绑架罪死刑的适用,以及设立终身监禁和严格限制减刑的适用等措施改善刑罚结构,才能够增大弹性,为未来废除死刑提供可能。针对绑架罪探索未来废除死刑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下铺垫:在实践中进一步限制死刑的适用;对绑架罪设立终身监禁;贯彻落实新出台的减刑制度并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内地有些学者提出废除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主张.通过考察内地学者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废论争之主要观点及理由,并实地调查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司法实践现状,分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基础,辨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否定说”之正误,证成内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其独立的功能,在内地离婚救济制度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相关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内地立法改进之建议,主张应坚持与国情、民需相符合之规定,同时完善司法实践之不足.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建立以来,对于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和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在适用程序、监督程序、人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导致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愈演愈烈。为此,我们只有对劳动教养程序加以完善,才能使其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是海商法中一项特有的制度,它对合理分担船货双方的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鹿特丹规则》的出现将航海过失免责存废问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存废国内各界观点非常的不一致。本文主要从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后将对船货双方利益产生的影响,各方对于该制度的存废的争论,最终回归到我国海商法针对是否应该取消航海过失免责。  相似文献   
10.
利息税,全称"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我国早在1950年就曾针对储蓄存款利息征税,此后利息税两征两停.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增长乏力、连续出现3年通货紧缩的形势下,我国于1999年恢复对利息税的征收.这是为了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性选择,目的是通过征收利息税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促进居民储蓄流向投资领域,以及调节收入分布和财富分布,缩小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