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人大代表就要为老百姓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这是淅川县寺湾镇人大代表白蓝天经常挂在嘴边的话。1999年,白蓝天开始担任寺湾镇夏湾村党支部书记,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昔日贫困、落后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2.
如今,来到淅川县寺湾镇中学,昔日破烂不堪的校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美丽如画的校园、宽敞洁净的学生餐厅……谈到这些变化时,校长辛建林感激地说,寺湾的教育、教学环境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有这么大的改观,镇人大功不可没。人大代表们对全镇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像一丝丝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教育之花的绽放。  相似文献   
3.
“荒滩今朝披绿装,平川难寻污染厂。清清一池丹江水,一路欢歌到北方。”这首在淅川县寺湾镇群众中传唱的民谣,是对该镇人大主席团监督丹江水治理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4.
“桑蚕鼓我钱袋子,文化富我脑瓜子,咱们住进新村子,村务百姓定盘子。”如今,这首在淅川县寺湾镇群众中广泛传唱的顺口溜,道出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变化。说起今昔巨变,群众都说这是人大监督有力、政府有效投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寺湾镇位于淅川县城西北56公里的丹江上游豫、鄂两省交界处,是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从上个世纪E80年代开始,该镇大力发展以桑蚕、林果为主的生态农业,初步实现了平原栽湖桑、山上种林果的生态农业格局。大面积的桑园、林果保护了河滩,绿化了山川,保持了水土,改善了水质。流经寺湾镇的丹江水透明清澈、甘甜可口。  相似文献   
6.
赵豪 《人大建设》2009,(4):28-29
一排排楼房整齐美观,一条条道路宽敞明亮,一阵阵歌声欢快流畅,村庄环境美丽怡人,村民生活井然有序,这就是丹江河畔的淅川县寺湾镇秦家沟村。  相似文献   
7.
“条条街道宽又平,幢幢高楼闪霓虹,人人争创新家园,绿树红花写文明。山区集镇上了星,人大监督立大功。”这首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淅川县寺湾镇群众对镇人大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监督政府建设美丽文明小山城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