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和庄子都对中国文学和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都有着高洁的人格 ,其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也达到了文学史的高峰。相似的生命困局、对“天”的探索、高洁的品性决定了他们文学相似的一面。但是作为人 ,他们又有着对立的一面。生命的不同“哀怨” ,对“天”的不同结论、超越困局的不同方式 ,均决定了他们文学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屈原又怎样?"这是长平先生一篇文章的标题(见2005.6.20<新京报>).而这篇文章,又缘起于一则新闻:2005年端午节刚过,南京某中学的音乐课上,老师让知道屈原的人举手,全班30多个学生只有三人举手,且这三人的回答全部错误,分别把屈原说成是歌手、医生和发明粽子的厨师.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40年代,沈阳女作家白朗(刘东兰)的报告文学《八女投江》,描写东北抗日民主联军的8位女战士,在与日军激战中身陷绝境,高呼"不能凯旋归去,只有光荣赴死",毅然手挽着手一起跳入波涛滚滚的洪流中,壮烈殉国.这篇报告文学当时震动了全国各大解放区.  相似文献   
4.
《橘颂》奠定了屈原人格的基本思路。他把国家、君王看作是王道在历史实践中的直接显现,这一思想逻辑直接导致了他的“昏君和腐败的国家具有永恒的合法性”的观念。祖国则是一个情感概念。屈原的痛苦与悲剧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分析屈原作品及屈原之死对剖析其人格精神背后的政治文化及导致其悲剧的文化根源均有时代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5.
蔡贵华 《民主》2005,(1):35-36
我最早接触到的民进前辈的名字是郑振铎。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情,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高年级。一天,我的祖父手持一本书,他指着书里屈原、司马迁、李白等的人像,给我讲述他们的事迹,还讲书中插图里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哲思睿语     
《求知》2012,(10):1-1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天问>与中国上古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问>中涉及我国上古神话内容的有七十多问,其中大多是关于自然神话和自然社会性神话的.屈原作为一位熟悉和热爱神话的诗人,在<天问>中质疑了中国上古的大部分著名神话,表现了作者以怀疑的精神走出神话、以哲学的精神思考神话的态度.本文梳理了<天问>中涉及的中国上古神话的内容,并求解屈原质疑神话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8.
3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面孔,带着几分青涩、新奇和憧憬出现在秭归县屈原镇长江村。年仅22岁的马腾,成了长江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村官”。“田野绿意葱葱,瓜果飘香”,这是马腾想象中的农村。然而,贫瘠的土地,破旧的村舍,让他真切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然而.马腾并没有放弃。他被村民认可的第一件事,是“啃”掉村里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9.
1938年10月,抗联第二路军五军一师在林口县乌斯浑河渡口与敌人遭遇并发生激战。四、五军妇女团的8名同志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最终弹尽援绝,在乌斯浑河的急流中壮烈牺牲。本文将冷云生平分为4个阶段加以阐述,表达今天的人们对先烈的追忆和缅怀,女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0.
QU Yuan (340-278 B.C.) was born in the State of Chu, in what is present-day Zigui County, Hubei Province. He lived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of political chaos shortly before Emperor Qin Shihuang unified China. Qu Yuan's academic excellence earned him a place in the court of King Huai Before long his eloquence and state administrative skills brought him a promotion to the position of zuotu- deputy prime minister, a position he used to carry out much needed reforms to the State of Chu's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