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79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部分青年乡城移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选择“一家两户”的入户模式,即夫妻一方带着子女入户城镇,另一方户口保留在农村老家。本文基于D市的调查资料,对“一家两户”入户模式的形成机制、逻辑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发现城市社会福利、家庭生命历程中如子女入学和成长是部分家庭成员入户城市的诱因,而农村土地利益、职业周期风险、故土情感则使部分家庭成员保留农村户口,是宏观-微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家两户”选择遵循着安全第一的社会理性和家庭利益优化的经济理性的双重逻辑。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关系在近年来发生了转型,从城市中心主义转向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开始拥有部分比较优势,移民的自主选择增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采取"官法同构"的制度建构基本模式,根据国家事务管理需要,设置官制;根据官吏治理需要,建立法制,进而实现"治官"与"治民"的双重目标。从汉唐至明清,官制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六部"体制的演进,法制则经历了"六事法体系"的萌芽、建立、成熟、完善等发展阶段。至明清之时,与中央六部官制相对应,以吏事法、户事法、礼事法、兵事法、刑事法、工事法为主体的"六事法体系"成熟、完善。通过对于"户事法"的透视,可以看到,"六事法体系"对于国家事务与社会关系形成广泛覆盖,基本实现了对于文武百官、社会万民的全面调整。这一法律体系,符合古代国情,满足古代治国理政需要,并在维护国家统一、构建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法律体系,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社会管理方式的鲜明特色,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与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3.
严志明 《群众》2020,(9):65-66
2018年至2019年,省委向12个省定经济薄弱县(区)派出帮扶工作队,与当地干部群众并肩战斗、冲刺攻坚。省委驻灌云县帮扶工作队共有27名同志,由23个后方单位选派,承担灌云最后2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的帮扶任务,帮扶对象涉及12个乡镇(街道)、16875户、771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1510户、3527人。两年来,在队长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有关部门、后方单位以及当地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全体队员牢记初心使命,施精准之策、下绣花功夫,持续奋力推动驻村帮扶高质量发展,省定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摘帽”,帮扶队被灌云县委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4.
人户分离人口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户分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人户分离人口的大量存在 ,不仅直接影响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 ,还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原因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产生人户分离的社会基础 ;2、户籍制度滞后是其重要原因 ;3、社会开放与社会进步是其社会原因。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 ,梳理不适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2、改革和加强派出所工作 ;3、创新人口管理方法 ;4、提高社区的整合能力与居民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大量脑脊液积聚在硬膜下间隙,产生颅内压迫症状及体征,称硬膜下积液。慢性积液常有包膜包裹,称之为硬膜下水瘤。硬膜下积液和水瘤的发生率很低,由于多种原因,在法医检案中的发现率就更低,法医学文献上至今未见报导.现报道一例,并结合案情及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入户抢劫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也是“严打”整治斗争中重点打击的犯罪。由于司法部门对“户”的理解不一,对“入户”、“在户”与抢劫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同,对抢劫过程中“当场”场所的变化的看法相异,导致颇多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联系司法实践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韦英宁 《当代广西》2005,(21):51-51
盛夏时节,距宜州市城区仅5公里的庆远镇畔塘村良山冲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中100多平方米的钢棚农贸市场下,新鲜的豆角堆积如山。几辆卡车驶进屯来,很快就将它们送往柳州、南宁、贵州等区内外市场。村民们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该屯党小组长覃国庄带来的。今年54岁的覃国庄1991年入党,1997年被村民推选为党小组长至今。上世纪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八户盗窃转化为抢劫犯罪行为增多,正确区分典型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和转化型入户抢劫罪之间的界限,成为对犯罪分子正确定罪和量刑的前提。本文对转化型入户抢劫罪成立的前提条件、主观条件、客观要件进行分析,并明确了入户、当场的概念,还进一步区分了“在户”抢劫和“入户”抢劫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任中平  敖翔 《探索》2012,(2):54-60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浪潮的蓬勃兴起,中国西部农村遭受到强烈的冲击: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各种农村资源流向城市,传统乡村文化趋于瓦解。与此同时,已经推行20多年的村民自治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人口流动导致村民自治主体缺失,资源流失导致村民自治资源稀缺,文化衰落导致农村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在城市化浪潮中,西部农村基层民主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第一,推动村民自治由行政村自治向农村社区自治转型;第二,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第三,鼓励实践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村庄治理的新路子;第四,吸引农村精英回乡建设新农村,培育农村民间组织,增强留守村民的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复林 《法律与生活》2016,(14):38-39
商场经营户的家属在商场抽奖活动中被幸运砸中,奖品是一套价格不菲的商品房,而主办方以中奖者违规拒不交房.2016年5月10日,经过山东省淄博市两级法院审理,这份大奖的归属权尘埃落定,家属如愿获得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